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影响着共青团的组织方式和工作方式。团舟山市委牢牢把握信息化发展的机遇,以“一个网站、一个平台、一个手机、一支队伍”为载体,着力推进共青团信息化建设,努力拓展共青团工作的新途径,不断增强共青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一、以“舟山青年网”为载体,大力探索团内民主建设。
完善网络团代表任期制,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建立团代表专用工作网站,为全市261名团代表注册专用实名账号,以网络团代表年会、网络工作例会、网络专题会议、网络民主生活会和网络团代表述职会的形式,实现团代表履行闭会期间通过网络参与团内决策、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开展网络民主恳谈,促进组织与青年交流。积极倡导开展团员青年网络民主恳谈活动,贯彻落实《舟山市基层团组织团员青年网络民主恳谈实施细则》,规定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决策、重大活动、有关团员青年民生问题的政策措施出台前,必须进行网络民主恳谈,将恳谈的结果作为团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以“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为载体,扎实推进青少年服务维权工作。
大力拓展“12355”青少年服务台服务功能,充分利用“12355”青少年服务台信息系统,整合团内外服务资源,发展本级合作伙伴和服务实体,通过咨询员咨询和“12355”电话语音信箱,采取通话、面询、短信、书信、网络通讯等形式,为我市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就业推荐、创业支持、困难救助、爱心募捐、义工服务、校外教育咨询、未成年人维权等服务。充分运用网络工具开展维权服务。依托“舟山青年网”网站,逐步建立市级“12355”青少年服务台网页,依托网络运行,积极打造青少年寻求咨询和侵权投诉的网上平台。同时借助网站、热线等信息平台,加强对青少年利益诉求的收集,并积极开展相关问题研究,通过议案、提案等形式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政策建议,推动青少年问题的妥善解决。
三、以“手机团情报”为载体,切实扩大团工作服务面和覆盖面。
有效整合网络和其他信息传播方式,积极探索QQ群、飞信、手机报等新兴传播媒介与共青团工作的结合点,坚持以普遍性为原则,以团干部、骨干青年为重点群体,以移动网络平台为依托,以“手机团情报”为载体,将与青少年学习、生活、工作紧密相关的时政要闻、团情动态和综合服务等信息,通过手机彩信的形式定期免费发送给3750名基层团员青年,使新兴传播媒介成为团组织吸引和凝聚青年的又一重要渠道,切实提升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力。同时通过团刊、网络和手机等平台,打造多途径、立体化的宣传阵地,打造《舟山青年》、《舟山青年网》、《青年论坛》和《手机团情报》等宣传品牌,进一步扩大共青团工作的覆盖面和服务面,不断发挥共青团组织对青年的引领和服务作用。
四、以“青春舆情宣传队”为载体,积极抢占网上舆论宣传阵地。
组建“青春舆情宣传队”。按照有“敏锐的政治意识、敏捷的思辩能力、灵活的网络操作能力、一定的文字功底、强烈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等要求,通过集体推荐、组织考察等方式,在公开报名广泛吸收社会优秀人才的基础上,最终选定47名来自不同行业和区域优秀青年组建了舟山“青春舆情引导队”。探索建立起高效的舆情引导制度。在充分总结“青年网络宣传队”、“舟山网络义工”等其他网络活动的基础上,结合青春舆情引导活动自身实际,研究制定了学习培训、值班监察、考核奖励、后备力量备选等一整套工作制度,确保了各项工作都有制可依。积极开展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围绕“宣传舟山良好形象、掌握网络舆情走向、引导社会正面舆论、建设网络进步阵地”四大主题,积极收集网络舆情,对网民反响较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同时积极抢占宣传阵地,在全国知名论坛和本地主流论坛上开展正面宣传,推介舟山良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