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概况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资料下载 求是青年报 工作研究 各类专题 党员之家
 新闻动态
团委新闻
-  办公室
-  组织
-  宣传
-  文体
-  素质拓展
-  学生科技
-  青年工作
-  社会实践和志愿者
-  其他
青春风采
院系动态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团委新闻 > 其他
热情服务“三农”,书写美好人生
——有感于胡锦涛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的回信
阅读次数:2688 [2010-05-05]

2010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回信,向广大青年朋友致以节日的祝贺,充分肯定了学校师生在践行服务“三农”宗旨中取得的成绩,也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此时此景,让人不禁想起两年前,同样在“五四”青年节前夕,温家宝总理给四位浙大学子的亲笔回信。作为一名关注“三农”问题的求是学子,两位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给关注“三农”问题的青年人的亲笔回信,让笔者备受鼓舞,而他们对于“三农”及“青年”话题的共同聚焦,则引发了笔者的进一步思考。

 

“天下事,农为本”

作为一个有着数千年悠久农业文明的国家,“三农”问题在新时代依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三农”问题由于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重要性,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进一步发展。在回信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温家宝总理则指出,在中国,不懂农村就不会真正懂国情。字里行间彰显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这一国计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

改革开发迄今三十余年间,已有十多个“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问题,锁定的背后,是党和国家在历史性转变的过程中,对于这一话题的细致审视与高瞻远瞩。1982年至1986年连续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推动了各项农村改革的顺利进行,并为之后的城市改革奠定了基础。2004年至2010年连续的七个“中央一号文件”则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擘画出“三农”事业的新前景。

2009522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饱含深意地给浙江大学学生三农协会的同学们留下了这样的题字:“天下事,农为本,巩本则强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的今天,作为国家建设未来承担者的青年人,无疑对于“本”有着历史的使命与责任。无论是胡总书记还是温总理的回信,无不体现着对于“三农”问题的深刻关怀,也饱含着对青年人的殷切嘱托。

 

常怀对黑土地的感恩之心

20084月,中组部等相关部门决定,连续5年在全国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用青春谱写祖国建设的赞歌,用心血融汇成农村崛起的力量经过十余年的累积发展,大学生“村官”正式走入我们的视线2009年暑假,在温家宝总理“上好不可或缺一课”精神的指引下,一支由700余名浙大学子组成的调研团队,奔赴全国28个省市,开展了“全国大学生村官调研”活动。在调研过程中,各位调研员通过亲身实地访谈,对于基层国情有了基本的了解,对于新鲜的大学生“村官”群体有了初步的认识。与此同时,由大学生到“村官”的身份转换给调研员带来的思想冲击,让很多人第一次感受到“三农”原来离自己这么近,当代大学生与基层社会原来有如此紧密的联系。如今,除了大学生“村官”的持续调研外,“村官”辅修专业、“村官”研究生班、“村官”继续教育培训等配套措施相继出台。“到农村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风潮吹进求是园,大学生“村官”逐渐成为求是学子可亲可敬的一个群体。

2009年“五四”前夕,胡锦涛主席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就曾这样鼓励大家:“希望同学们到基层一线去经受锻炼、发挥才干”。大学生“村官”是一项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解决的战略规划,这一规划让广大农村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也让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基层建设之中,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除了大学生“村官”以外,我们还看到许许多多的青年人以志愿者等各种形式服务在基层,为“三农”事业所孜孜贡献。在历练的过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总结他们中间优秀者的共同点,笔者发现了发光于他们身上,实践在工作中的三个量——“涵量、质量、气量”。

系国家命运于一身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正是肩负着祖国建设的重任,承载着民族复兴的希望,一代代青年大学生前赴后继,才有了今日之中国的发展。今年“五四”,温家宝总理在与北大师生座谈的过程中动情地说到:“没有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热爱,无论是学习和实践都做不好。”只有在广阔天地里尽情挥洒,在基层农村里热忱贡献,真正扎根于农村者,才能深植希望,才能拥有广阔的天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胸怀如这土地般深沉、宽广的气量是贡献于“三农”事业的内核。

系国家命运于一身,以兼济天下为己任,一批批有志于“三农”事业的当代青年,切实践行着服务“三农”的宗旨,正如胡锦涛主席在信中所言:“在热情服务‘三农’的实践中建功立业,书写美好的人生。”九十一年前的号角,乘着五月的热风鼓舞着每一位青年人。饱含使命的号角,书写着岁月的峥嵘,历久弥新,催促着广阔天地里的大作为;满载希望的热风,传播着时代的召唤,继往开来,孕育着深沉土地上的新篇章。

 

(作者系浙江大学学生三农协会会长)

 

作者:聂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