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在浙江大学第三十一次学生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学代会”)提案处理工作紧张进行之际,林建华校长与学生代表们在“校长面对面”活动中进行亲切交流,讨论并解决学生代表们在提案中提出的问题,倾听同学们关于学校建设的意见。活动结束后,林建华校长接受了校学生会记者的采访,探讨大学教育培养,寄语广大求是学子。
谈代表提案:希望同学们主动参与学校建设
针对学生代表们的提案,林建华校长指出,学生主动参与学校民主建设对学校和学生都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可以了解到学生们的需求,不断改进,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学生则培养了“主动观察、主动工作、主动创新”的主动精神。学生代表的提案针对的都是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例如大学生科研训练、绩点制度改革、体育活动开展等,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学校会充分重视同学们的建议。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学校建设,并通过参与来提升自我。
谈校园文化:文化要扎根于制度建设之中
在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方面,林建华校长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大学的文化和精神的确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独立于制度存在,但如果长期没有制度的支撑和保障,那么大学的精神文化可能会失去根基,进而褪变。”以浙大“求是精神”为例,林建华校长具体解释到,一方面,校园文化的来源是历史传统,受尊敬的求是学者们的品格、经历与成果构成了如今的“求是精神”,勉励浙大人追求真理,磨练自己,为国家社会服务;另一方面,校园文化需要有制度支撑,青年学子是大学精神文化中最活跃的人,学生们的价值判断非常重要,这都是需要有制度支撑的。林建华校长希望同学们可以时刻谨记老校长教诲,传承浙大的优秀文化,为最大化地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断努力。
谈学生会:引领学生,搭建桥梁
在谈到学生会定位时,林建华校长以桥梁为喻:学生会最贴近学生,是学生的组织;学生会又贴近学校,是学生的代表。学生会应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将对学生的期望、学校的要求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比如学校非常希望浙大学生是可以适应和驾驭未来的,那学生会的工作就是让同学们充分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望,并引导他们去思考:未来是什么?未来是什么样的?要适应和驾驭未来,应该去做些什么?此外,诸如怎样活跃学生的文化生活,怎样让学生热爱自己的校园,都是值得学生和学校去交流思考的问题,怎样去组织和引导这些工作就是学生会该思考的问题,也是组织召开学代会的重要意义之一。
谈人才培养: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林建华校长指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首要任务。一个学校培养人不是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一个固定的模式,要有多样性。一方面,培养要从细处着手,一件一件细致地做,浙大的传统文化是脚踏实地、扎实勤奋,但并不代表木讷,每位学生都应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学会与他人和团队合作相处。另一方面,学校教育要有自己的定位和特色,任何学校都需要思考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能在未来人才格局中占据怎样的位置,求是精神、创新精神无疑是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并不是一句空话,浙大要将学生培养成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出各行各业中的创新性人才,这是学校今后对于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方向。
采访最后,林建华校长还对浙大学子提出了朴实却深刻的希望:“做一个诚实的人,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胸有大志,肩有担当,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把每一件小事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