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下午,浙江大学学生社团建设月开幕式暨2009年度优秀社团公开答辩在紫金港校区国际会议中心138室隆重举行。22家答辩社团、3家示范性社团及其他社团代表共聚于此,经过紧张激烈的答辩环节,浙江大学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浙江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浙江大学学生婉云京剧社等十家社团脱颖而出,入围2009年度“浙江大学十佳学生社团”。
本次活动由共青团浙江大学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承办,紫金港校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安莉,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彭凤仪,本科生院学务处副处长李磊、校团委副书记傅方正等应邀担任公开答辩评委。

风云汇聚浪激荡 云帆直挂显峥嵘
活动伊始,校团委副书记傅方正首先致辞并宣布社团建设月开幕,他对学生社团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对今后社团工作的要求和期望。浙江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吴光哲介绍了本次社团建设月的活动安排,并阐述了校内社团近几年的发展概况及取得的优秀成果。第三届社团精英培训班结业仪式后,优秀社团公开答辩正式开始。
参加此次答辩的22家社团系130余家社团中甄选而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通过社团展示、评委提问等环节,各家社团围绕组织建设、文化建设、品牌活动建设等主题,回顾了2009年度主要工作与成果,并就社团的发展方向、愿景规划作出了解读与阐释,获得了评委的高度赞扬。
在校学子如何实现自我素质的综合提高?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对外交流协会、未来企业家俱乐部等社团,聚焦如何帮助学子更好地以一种求是人的精神面貌适应未来发展等问题,体现了浙大社团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强化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在促进理想就业、推动成功创业方面的支持引导作用;科学技术协会、跆拳道协会、婉云京剧社等社团则以增长社团人科技文化知识、培养体育艺术素养为目标定位,为丰富浙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努力;爱心社、绿之源协会等社团更是以投身公益、回报社会为己任,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优秀风貌。
五彩缤纷的精品活动、弥漫温馨的“家”文化建设、简洁清晰的组织架构,由各社团答辩人娓娓道来;自由开放的文化、严谨踏实的品牌、兼容并包的宗旨,烙刻下一个个社团精神力量的图腾。
三足鼎立竞风流 旗帜引领共弘毅
作为浙江大学的示范性社团,浙江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浙江大学学生三农协会、浙江大学学生黑白剧社在所有非示范性社团展示完毕后进行了复评展示。
红十字会学生分会有着50年的发展历史,而近年来,他们更将制度文化建设与个人成长融合在一起,从成员归属感出发,致力于营造温暖和谐的社团氛围。在对外交流、发扬社团宗旨等方面,分会联合校红十字会、校医院等单位开展了无偿献血、紧急救护、同伴教育、志愿者活动等一系列活动,为宣传红十字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农协会成立几年来发展迅速、朝气蓬勃。他们秉承并践行“塑造自我、影响他人、广泛合作”的社团理念,不管是内部文化建设还是品牌活动推广,一以贯之,前行不辍。更可喜的是,三农协会已在全国范围内体现出自己的影响力,成为教育部的一个文化品牌。
黑白剧社重建已有二十年,她从西迁中的“黑白文艺社”走来,逐渐长成为校园艺术的一枝奇葩。她一直致力于奉献最优秀的校园戏剧,对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艺术品位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全国校园戏剧的一面旗帜,黑白剧社在全国高校戏剧界有着相当高的影响力。
姹紫嫣红多春色,三足鼎立竞风流。作为浙江大学优秀学生社团的卓越代表,这三家社团不仅为建设校园文化、回报社会做出了杰出贡献,更以自身的文化建设、发展经验为众多中小社团提供了引导与启发。乘风破浪,弘毅先行,这三面旗帜撑起了浙大社团的一片蔚蓝天空;品茗岁月,踏落尘土,他们一直都在路上。
良师导航引方向 十佳争鸣秀魅力
三个多小时的社团答辩异彩纷呈、高潮迭起,充分展现了浙大社团的风采。在高度肯定众多优秀社团过去工作的同时,评委老师也就如何加强学生社团整体建设以及如何推广浙大学生社团的品牌、提升浙大社团在全国高校中的影响力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一个学生社团如何能够生存下去、他能够生存多久?” 学务处副处长李磊强调,为了实现社团持久生命力,我们必须要增加社团的文化凝聚力、加强其文化载体功能以延续社团精神。李老师还指出,学生社团要注重宣传工作,充当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良好桥梁,更要发挥学生社团独具的创造性与活力,让更多的人了解缤纷的浙大社团文化。他对学生社团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寄予了期望:做求是精神的倡导者、宣传者、实践者。
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彭凤仪宣布了三家示范性社团的复评结果:红十字会学生分会、三农协会、黑白剧社获得一致好评均全票通过复评。彭老师也表达了她对浙大社团工作的期望:“希望浙江大学百余家社团能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共建共享、异彩纷呈。”
紫金港校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安莉现场公布了2009年度十佳社团入围名单。陈老师在赞扬学生社团取得的优秀成绩的同时,更希望所有浙大社团都能在社团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沧海梦程几多路 扬帆起航正当时
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我兴趣自发形成的学生组织,在当今通识教育和大类培养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好学生社团覆盖面大、受众广等优势,以尽可能地发挥其在学生能力提升、思想引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值得深思。
正如评委老师们在提问点评与总结环节中所提醒、启发的那样, 学生社团应当加强内部文化建设、增强文化凝聚力。社团人应当确定并坚守社团的理念宗旨,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在发扬的过程中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学生社团也应加强宣传,把握自身影响力的横向广度与纵向深度,在做好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桥梁、丰富优秀校园文化的同时,发扬“术业有专攻”的优势,将自身发展与回报社会相结合,为推动公益服务、促进理想就业等做出有益贡献。
本次优秀社团公开答辩活动已经落下帷幕,但它带给社团人的思考是无尽的。这不仅是各家优秀学生社团2009年度辉煌成果的展示,也是他们对自身的一次回顾与审视;不仅是对优秀学生社团的一次综合考察,更提供给众多社团一个相互了解、借鉴学习、共同发展的平台。这种“以评促建”的形式,对于浙江大学百余家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与螺旋式上升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