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概况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资料下载 求是青年报 工作研究 各类专题 党员之家
 新闻动态
团委新闻
-  办公室
-  组织
-  宣传
-  文体
-  素质拓展
-  学生科技
-  青年工作
-  社会实践和志愿者
-  其他
青春风采
院系动态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团委新闻 > 其他
群英汇“浙”展望未来 “社”彩绽放齐赏芳华
——记浙江大学第四届高校社团骨干群英汇
阅读次数:1032 [2014-12-11]

西城渐觉白昼减,红叶枝头迎客来。2014125日,浙江大学第四届高校社团骨干群英汇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拉开帷幕。来自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十所高校社团代表齐聚一堂,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活动。

社彩缤纷,芳华尽显

125日晚,浙江大学第十六届学生社团文化节精品活动评审会在国会223顺利召开。本次评审会共有21家社团参加,并邀请了共青团浙江大学委员会副书记(挂职)卞伟、陈晓伟以及40余位高校代表作为评委参与本次评审会。

实践公益、文化艺术、学术科技、兴趣爱好、体育运动五类社团分为八组,一一向大家介绍和展示了本社团在文化节期间的精品活动,从前期准备、活动过程和后期总结方面展现了浙江大学学生社团的风采。同时,评委老师、社团联副主席和外校代表一同评选出了本届社团文化节中社团精品活动的一二三等奖。

精品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一个评奖评优的平台,更给予社团一个通过举办高水平的活动而得到磨砺与锻炼的机会,使社团在精品活动的策划、执行与总结过程中获取经验。精品活动不仅是丰富同学课余生活的调剂品,更是促进同学成长的第二课堂,拓展其人生视野。

精品活动,让社团更精品,让大学更精彩。

 

 

百家争鸣,得天之灵

126日上午,高校社团代表赴太子湾公园及玉泉校区进行游览。代表们一边欣赏积水成潭、截流成瀑、环水成洲、跨水筑桥的美景,一边分享着自己在大学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经验;时而仰望曹光彪高科技大楼、欧阳纯美楼、邵逸夫科学馆静然矗立,时而倚桥栏俯看数千尾金鳞红鱼结队往来。古朴怀旧的教学楼沉淀着百年浙大厚重的底蕴,留下优雅、动人的妙影和渗透着沧桑感的智慧。

思想的碰撞不局限于形式,社团代表既可以在如画风景中轻松交流,也可以在书香意蕴中侃侃而谈。当日下午,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副处级调研员彭凤仪老师在题为“社团文化——记忆引领与传播张力”的演讲中提出了对社团文化失忆的反思,分享了对于社团文化发展过程中如何通过记忆引领价值观,提升其传播张力的思考。社团文化不仅需要传承,也要重视深层次的社团影响力。在全民表达的‘麦克风时代’,面对全民传播带来的文化冲击,社团应愈发注重社团前景的规划、社团机制的完善以及社团品牌的传播,让受众在感受社团文化氛围的过程中认同其价值观。

 

 

虽然初冬的紫金港已然初遇寒风,但与会代表们的参会热情仍然高涨。座谈会上,社团骨干们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分享了各自社团成功的经验,社团经营理念在这里碰撞,社团改革思路在这里交融。

群英聚汇,锦绣前程

127日上午,由浙江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办的浙江大学第四届高校社团骨干群英汇分论坛及总结大会在紫金港校区西教学楼举行。在本届群英汇的最后一站,各高校社团优秀代表们分别就“服务与管理: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定位与职能”、“实践公益类社团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兴趣爱好类社团品牌活动的推广与创新”、“学术科技类社团专业性和普及性的平衡”这四个社团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展开了细致入微的讨论。 

在分会场,与会代表们对南京大学中医学社的成功案例、中国美术学院的快闪等优秀社团活动展开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总结。南京大学代表指出,社团的框架结构建设对社团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浙江大学学生法学研究会代表则认为,社团运营的关键在于定位的清晰、会议的高效、各部门职能的协调与发挥以及活动与学业的平衡。而在主会场,代表们以“大社联、小社团”和“小社联、大社团”的区别为切入点,对学生社团的持续发展、后继人才的培养、社团内外的管理以及社团的媒体宣传手段进行了深刻的总结。

共青团浙江大学委员会副书记(挂职)卞伟上台为本次分论坛做出了点评与总结。他盛情赞扬了与会的高校代表,并希望大学生能在社团中建立深厚情谊、锻炼能力、积累经验,秉承“公忠坚毅”的优良品质,在为社团服务的同时将新时代的正能量传播给更多的大学生,做好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的社团文化宣传;并以一个社团人的身份,去改变这个世界,让世界更美好。

 

 

思想之火在相互交流中汇成燎原之势、熊熊燃烧,社团之花在合作探讨中悄然绽放、释放幽香。与会代表合影留念之后,第四届高校社团骨干群英汇也随之落下帷幕,但是新时代学生社团的发展之路才刚刚启程。让我们共同见证浙江大学与全国高校社团人的友谊在时代洪流中蓬勃发展,共同期待各高校社团在总结过去、交流现在、探讨未来中进一步巩固、发展,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文/刘子乔 冷玥 黄婧雯 章致好 陈洁 李诗涵 潘万庆 刘犇

/张馨伊 陈子昊 董屿辰 朱俊峰 陈恺勤 陈恺逾 丁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