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至18日,浙江大学第六届高校社团骨干群英汇顺利举行。高校社团骨干群英汇由共青团浙江大学委员会、浙江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办,为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十四所高校的六十余名优秀社团骨干创建了深度交流、学习互促的良好平台。
16日上午,各高校社团骨干先后抵达杭州,浙大社团联派出代表前往接站欢迎。一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写有“浙江大学”接站牌便给予了代表们如家的亲切与温暖。前往浙大的路上,代表们的交谈之中不离社团,各高校社团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由此开始。下午,代表们齐聚南华园会议室进行了破冰活动,彼此分享社团建设经验、互相交流校内社团文化氛围,原先的拘谨与羞涩,渐渐化为了故友般的熟识。随后,各高校社团代表受邀参加了浙江大学第十八届学生社团文化节精品活动评审会,领略了浙江大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社团风貌。
17日上午,在浙大社团联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各高校社团代表前往参观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来自浙江大学求是宣讲队的讲解员向大家解说浙大百廿历史和玉泉校区中各项建筑的特点。阳光正好,听着讲解漫步其中,代表们欣赏着古朴雅致的玉泉建筑群,零距离感知浙大校园魅力,交流着各自高校的社团发展现状,互相之间的相处益发融洽。

17日晚,代表们与一千余名来自浙大各校区的师生一同观看了浙江大学第十八届学生社团文化节闭幕式暨决战社团之巅文艺汇演,同济大学魔术爱好者协会、浙江工业大学播音主持协会朗诵艺术团也在晚会现场带来了极具特色与张力的表演。大家纷纷表示浙江大学的社团文化异彩纷呈,社团文化节亮点颇多,为展现社团文化平台搭建提供了新思路。

18日上午,高校社团精英论坛于浙江大学医学院综合楼举行,各高校社团代表参与了本次论坛。
论坛上,共青团浙江大学委员会副书记吴维东老师首先发表致辞,共青团浙江大学委员会书记助理陈思达老师也表达了对社团的独特见解。短暂的开场后,代表们分别前往社联分会场、学术科技类分会场、兴趣爱好类分会场及实践公益类分会场,围绕“高校社团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总议题,进行分类的专题讨论。
社联分会场以“如何平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服务与管理职能”为讨论话题。本校社联如何进行有效管理?本校社团的现存问题有哪些?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解决?在激烈的讨论与思想的碰撞中,社联平台的建设、社长考评制度的完善、社团指导老师的选择等多种方案被提及。社联是社团发展的牵头人,社联的管理模式对社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论坛上群雄争辩,社联人都为着营造更好的社团文化相互学习、积极探索。
“要把有意义的事情做的有趣起来。”学术科技类社团在学术的严肃与趣味性中游走,不仅专注于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也把目光投向更多想学爱玩的人。为什么当下较为严肃的学术型活动受到关注越来越少?激烈的讨论过后,各代表提出了纳新双门槛和创新活动形式等解决意见。“专业性活动虽然限制了社团的受众,但恰恰是专业性使得我们脱颖而出”。在专业性与趣味性的平衡中,他们选择坚持自己,做好自己,也许正是有这样一份对专业素养的从容与骄傲,才使得学术科技类社团能在普惠更多人的路上走得更远。

兴趣爱好社团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亦激励此类社团追求更大的影响力,营造更浓厚的文化氛围。社团活动宣传力度不够,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对活动举办情况不甚了解;一些小众的兴趣爱好类社团举办活动时往往遇到资金不足、人手短缺的问题等等。针对这些,代表们讨论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在举办活动时利用不同社团之间的优势互补来寻求支持;较小众的兴趣社团可以寻求校际合作来筹备资金和人手,甚至创建一个自己的APP来加大宣传力度。兴趣爱好让一群人走到一起,社团成为了大家梦的皈依,如何让兴趣爱好类社团蓬勃发展?社联牵头,社团合作,优势互补,共造精彩。

针对社团特点,实践公益类社团围绕着如何提升社团的社会影响力等问题展开了交流和讨论。如何开拓出更多的精品社团活动?如何让优秀的社团理念更好地走出校园?大家对社团的宣传方式进行了分享交流,提出了关于活动精品化、校内外影响力扩大化的一些创新观点,比如,在加强宣传的同时更要把活动办好,将活动本身打造成一种亮点;在与社会组织合作的同时亦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与完整性等。最后,在写有 “公忠坚毅,天下己任”的横幅上,代表们郑重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和所代表社团的名字。群英相聚,分外相惜;公益长途漫漫,社团人共同努力——我从远方赶来,恰巧你们也在。
最后,在主会场,浙江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陈瑞雪作为社联分会场代表进行发言,从明确自身定位、完善服务职能、加强社联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得到了在场代表的认可。减负责任,薪火相传,第六届高校社团骨干群英汇之高校社团精英论坛在陈思达老师极具启发性的总结发言中圆满结束。

及至精英论坛结束后的合影时分,穿着正装的代表们在镜头前笑得意气风发。最后的咔嚓声也标志着为期三天的第六届高校社团骨干群英汇圆满落下帷幕。各高校社团文化在这三天里于无声处交融,群英荟萃,思想交锋,社团社联人共同为社团建设、社联发展开阔思路,为了共创更有活力、更具魅力的高校学生社团文化不懈探索。
三天的行程并不长,但是所有社团社联人炽热的心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大家将怀揣着满满的收获,不负初心,继续前进;相信明日回首,各高校社团的发展将感恩此刻的相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