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概况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资料下载 求是青年报 工作研究 各类专题 党员之家
 新闻动态
团委新闻
-  办公室
-  组织
-  宣传
-  文体
-  素质拓展
-  学生科技
-  青年工作
-  社会实践和志愿者
-  其他
青春风采
院系动态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团委新闻 > 其他
学思悟行 圭臬启真
——有感于胡旭阳老师关于学生干部成长的理论培训
阅读次数:4930 [2010-06-17]

浙江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图远志能为学子的人生发展带来怎样的契机?学生干部作为校园内的佼佼者,该如何以自身的辐射作用带动浙大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在听完610日的浙江大学学生干部集体理论学习之“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背景下的学生干部成长”讲座后,笔者对学生干部的锻炼成长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作为主讲人,学校党办、校办副主任胡旭阳老师以其思想的广度与深度,为在座的学生干部献上了启迪深远的精彩一课,引起了广大学生干部的共鸣。

据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校团委高度重视学习型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将定期组织学生干部组织集中学习。以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对外交流为主导线的学习活动,致力于不断提高学生干部思想意识、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大学既是人才的孵化器,也是社会人才潮流的推动引导者。在讲座中,胡旭阳老师由中外大学历史的视野入手,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带领学生干部一起回顾了大学发展的历史过程,诠释了大学对社会的进步意义。

回溯西方大学兴起的渊源,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大学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扛鼎作用。在经历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大动荡和大变革之后,西方精英阶层急切希望以系统的脉络形式将优秀的思想意识传承下去。由此,现代大学应运而生,肩负起了传承精神文脉、积淀文化底蕴的重任。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赫然成就,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大学群体又将传播科学技术这一元素加入了自己的精神内核中,从而使大学刻上了创造生产力、推动时代进步的烙印。

而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大学这一形式其实早早地诞生于中国诸子百家时期。孔子杏坛讲学,便是今日大学以自由开放的课堂来传道、授业、解惑的雏形。辉煌的古中国将教育之根深深扎进了华夏土地,而现在的中国大学教育应奋起直追,像西方一样抓住社会转型的大好时机,充分利用时代赋予的资源,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在社会大发展的前奏中,浙江大学跻身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之列的宏伟蓝图已然展开,等待着每一位浙大学子添染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青年学子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承载着的是祖国的未来,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背景下,学生骨干理应抓住这一契机,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为浙大的辉煌明天添砖加瓦,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正如胡旭阳老师在讲座中所强调的,能参与浙江大学力争世界一流的进程,对于学生骨干而言是一生有幸的事情。回望,乃为更好地前行,学生干部们在了解了浙大争创一流大学的时代重要性之后,更应在校园内发挥旗帜引领作用。

浙大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的奋斗目标为学生干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成长平台,但这个历史使命既是契机,更是挑战。身怀鸿鹄远志的学生干部,如何才能将自己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子,进而成为“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胡旭阳老师的此次讲座正是起到了为学生干部们引航导向的作用,这也正是校团委举办学生干部集体理论学习活动的初衷。

胡旭阳老师曾在大学时代担任过学生会主席,曾担任过浙江农业大学团委副书记、浙江大学学工部副部长,有着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也以饱满的热情、渊博的知识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干部。“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胡老师以韩非子的名言为导语,以自己的经历为例证,将学生干部如何实现自我成长的方法娓娓道来,活泼幽默的讲话中蕴藏哲理,令在座的学生干部连连点头。

身为浙大学子中的骨干力量,学生干部在各方面都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更是以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人生目标吸引着大批学生。在胡老师看来,要做好学生干部,首先要有高屋建瓴的全局观与海纳百川的广大胸襟。其次需要正品行、重操守、常修身,将阅书、阅人、阅世作为工作与生活的重点。同时,在团队中,学生干部应该敢担当、比奉献、勇创新,发挥楷模与领袖的作用。“把住大节,不失小节,注重细节”,胡老师语重心长的建议得到了许多学生干部的热烈响应。

争创一流,浙大奏时代强音,锻铸辉煌求是园;勇为先锋,骨干聆肺腑之言,思悟漫远成长路。虽然胡旭阳老师的讲座已经落下帷幕,但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此次学习对每一位在座学生干部的影响都是深刻的。“今天你以浙大为荣,明天母校以你为傲;今天你为求取知识而踏入校园,明天你为报效祖国而迈向世界。”胡老师的勉励之语传达着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殷殷期望,也是学生干部们回报母校、回馈社会的共同心声!

作者:朱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