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晚,在玉泉校区永谦剧场举行的黑白剧社重建二十周年纪念晚会为为期两个月的浙江大学第二届校园戏剧文化节画下了精彩圆满的句号。
从暮春四月至仲夏六月,黑白剧社的老师和队员们带着重建二十周年的自豪和面向未来的坚定,在求是园内外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校园戏剧热”。九场校内外舞台戏剧演出,七位知名戏剧家的戏剧讲座等,吸引了校内外万余名学子的参加,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为了以晚会形式呈现黑白剧社重建20年的经历,剧社进行了历时一年的精心准备:晚会由视频资料、舞台表演的形式构建,介绍了黑白剧社20年的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剧社老队员舞台感言、原创经典戏剧片段演出、排练现场情景模拟及教育戏剧课程情景再现等环节。晚会用日常训练的形式,让所有在现场的20几届队员代表又登上了昔日的舞台。十余年来一直钟情黑白的热情观众现场祝词,许多没能赶回来的老队员用视频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晚会现场气氛热烈,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为了参加这场晚会,祝贺黑白剧社二十岁生日,很多老队员不远万里回到母校,为自己的黑白剧社献上诚挚的祝福。他们像从前一样参与到后台准备、舞台演出和迎送观众的工作中,新老队员共同工作的场景,是这场晚会的一道亮丽而动人的风景线。
这场晚会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晚会伊始,九三学社中央副书记、浙江大学原副校长冯培恩教授作了精彩的致辞。冯教授一直是黑白剧社的热心关注者,每逢演出他都尽可能临场观看。冯教授用质朴的话语表达了他对黑白剧社的热爱之情,也阐述了校园戏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晚会即将结束时,校党委副书记郑强教授及宣传部部长沈文华、学工部部长金海燕、研工部部长吕淼华、保卫处处长李凤旺等也来到现场。郑强教授更是以满怀激情、文采飞扬的即兴祝辞(全文附后),向黑白剧社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谢黑白剧社的所有新老队员,感谢桂迎老师,因为有你们的存在,浙大拥有了一片纯净而崇高的精神领地!”郑教授的话语赢得满堂喝彩,将晚会推向了新的高潮。
在晚会的最后一刻,台上"谢谢大家"的喊声与台下"谢谢黑白"的喊声交相辉映,标志着黑白剧社这二十余年的艰辛与辉煌已经写下了最后最完美的一笔,也标志着黑白剧社踌躇满志,已然昂首挺胸准备好了向更为辉煌、更为灿烂的明天迈进。
(文/张雷)
致“黑白” 致桂迎
——郑强副书记在黑白剧社二十周年纪念晚会上的即兴祝辞
(2010年6月19日晚21时玉泉永谦剧场)
刚才我与几位同志在台下静静地看你们的表演,我们每一个人都被深深打动。今晚到场的观众不多,我有时候也批评浙大的学生不是那么热衷文体活动。但是,我要说,欣赏“黑白”是需要品位的。(全场响起掌声)
到了我这个年纪和境界,看女人的美丽已不再是看皮肤是否白净、面容是否姣好,而是看灵魂是否高尚、看心灵是否纯净。黑白剧社的指导老师桂迎是我尊敬的大姐,今天我要特别赞美一句:桂迎老师,您是浙大最美丽的女人!(掌声、喝彩声)
纯洁的心灵、崇高的精神,是一所一流大学、一所梦想着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必须坚守的。桂迎和“黑白”就是在坚守纯洁的心灵、弘扬崇高的精神。浙大的学生不能仅仅只钻研学术,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具有远大理想、崇高境界、完善人格、健康心灵的敢于担当大任的人。在大学里,我们是要推崇学术权威,但是,从大学的根本——即培养人的角度来看,桂迎和黑白剧社的价值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是我们更应该推崇的。(热烈掌声)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支撑?浙大需要什么样的支撑?是“211”、“985”的经费投入吗?这当然是需要的。但是我们更需要的是情感—— 一种对教育真谛的深刻领悟和对学生的真挚的爱!刚才桂迎在讲话中提到,这些年之所以能在浙大坚守着“黑白”,是出于对浙大的深厚感情,是出于对“黑白”孩子们的一份像母亲一样的爱心。如果我们的杨卫校长在场能听到一位普通老师的如此表白,我想,他作为浙大校长,是会被深深感动的!(全场爆发热烈掌声)我们的浙大,我们的校园,太需要“黑白”、桂迎式的理想和浪漫!(掌声,笑声)
“黑白”赋予了这些内涵与要素,希望更多的同学们欣赏“黑白”, 加入“黑白”——哪怕是搬一次道具、拉一次幕布、念一句台词、走一次台步、参加一次表演,我相信,都会让你有一种全新的感受——是一种心灵的洗涤、灵魂的净化、境界的提升!
我感到黑白的精气神中有一种深沉,不像高亢的男高音唱歌或者球场上的疯狂呐喊。感谢黑白剧社的所有新老队员,感谢桂迎老师,因为有你们的存在,浙大拥有了一片纯净而崇高的精神领地!因为拥有“黑白”,浙大迈向世界一流才真正拥有了足够的底气——才会真正拥有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拥有的、必须拥有的大气、豪气、霸气!(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请大家允许我,把美丽的鲜花献给最美丽的女人桂迎老师!(全场爆发热烈掌声)
黑白20年,为最美丽的女人鼓掌
(原浙江师范大学阿西剧社社长、浙江传媒大学教师郭希)
“黑白”二十周年纪念晚会临近结束时,浙大党委副书记郑强教授上台感言,称桂迎是“最美丽的女人”!是的,她被深爱她的学生们簇拥着,光彩照人,我起身为她鼓掌!
从1997年“绿树如歌”起,我就成为黑白剧社的忠实观众。当时我仍在浙江师范大学读书,虽然身处外地,但每次都跟着老阿西们回杭州看戏,不想错过一场黑白的演出。回来工作以后,我仍然保留着进剧场看戏的习惯,辗转过上海甚至北京的职业剧场,但最感动的总是黑白的原创话剧。我把我喜爱的朋友们拉进来剧场,他们都无一不受感染,从“妹妹”、“泥巴人”、“辛迪雷拉”“棋人”、“迷城”、“赵氏孤儿”、“原野”……我居然做了黑白13年的观众。看“原野”的时候,高铮感慨学生观众的热情,看戏的队伍一直从剧场门口排到图书馆,壮观之极。我和高铮都明白,究竟是什么吸引我们走进大学生剧场。那是一种对校园青涩的怀旧,对青春的祭奠之情,而这些品质恰是职业剧场学不会、做不到的。尽管校园戏剧在舞台呈现和表演上有着太多可圈可点的不足之处,但校园戏剧的独特味道是我们的精神鸦片,我常常为学生们的稚嫩表演和原创戏剧中传递出的真挚情感而激动不已,只有在大学生剧场,我才能重新捡拾起曾几何时已经失落了的美好天性。
今晚,桂迎邀我参加黑白20周年纪念闭幕晚会,她早在一个月前就打来电话,希望我能参加。我很遗憾错过了这次纪念活动的开幕式,所以一再允诺一定一定会参加闭幕晚会。今晚的剧场很安静很特别,因为怕来参加晚会的学生太多,黑白特地控制了进场人数。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同学聚会,轻松、怀旧和感伤。看到舞台上重演经典剧目的片段,眼睛再一次被泪水迷蒙住了……十年了,追忆逝水年华,黑白精神被原原本本地传承下来。我偷偷地发短信给桂迎的另一个朋友,我特别想告诉他,人的一生能做到事情很多,但真正有意义的事并不多。桂迎很了不起,她花了二十年影响了三百多名学生,让他们对戏剧产生了信仰,很不容易。尽管她一再坦诚说自己并没有做什么。但她坚持了当下最不容易坚持的东西,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受桂迎之托,我作为观众代表,表达了对黑白的情感。我说,我非常感激我的好朋友桂迎和黑白的朋友们多年来无功利的坚持和努力。黑白的努力是良药,正在一点一滴地改善我们所处世界的戏剧环境。黑白的努力是解药,正在一点一滴地化解这个浮躁喧嚣的世界带来的负面侵袭。黑白20年,激励了我和很多与我有着共同梦想的朋友们,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无论我们从事何种职业,我们都不会放弃对戏剧艺术的信仰和追求。非但如此,我不得不承认,校园戏剧美化了我此后的一生,让我学会珍惜所爱、分享收获。在我心里,黑白剧社是一个凝聚灵魂的团体,它不仅在向我们传递戏剧艺术的神秘信息,它更是一个收藏青春、友爱、智慧、自信和活力的月光宝盒。当我对生活失望的时候,当我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时候,当我不再信任爱情的时候,我会取出这个月光宝盒,然后轻轻地把它打开,时空穿越之后,痛苦会即刻离我而去,一切又能重头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