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概况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资料下载 求是青年报 工作研究 各类专题 党员之家
 新闻动态
团委新闻
-  办公室
-  组织
-  宣传
-  文体
-  素质拓展
-  学生科技
-  青年工作
-  社会实践和志愿者
-  其他
青春风采
院系动态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团委新闻 > 其他
《七个“怎么看”》:一本关于青年人喜闻乐见的理论读本
——浙大组织学生骨干座谈,并结合社会实践、社会观察深入学习
阅读次数:3313 [2010-07-15]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面对当前快速发展、深刻变革的社会,当代青年紧扣时代脉搏,在社会观察与调研中摸索前行,在实践中真切体悟“七个怎么看”的指导精神和现实意义。近日,浙江大学组织学生社团骨干召开座谈会,学习《七个“怎么看”》的理论成果,为学生骨干提供了一个理论学习和思想交流的平台;与此同时,学生社团还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和社会观察活动,旨在察民情、体民生,知行合一、青春报国。

《七个“怎么看”》堪为青年人喜闻乐见的理论读本,首先在于其主题明确,统分结合,极具针对性的概括了我国当前存在的七大热点问题。

对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我国发展不平衡、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房价过高、分配不公、腐败现象等7个热点问题,该书现实而又客观地剖析了社会发展现状中出现的矛盾和不协调,让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能够全方面有重点地观察并了解社会,通过理论学习和社会调查洞悉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委,通过社会实践和深入思考发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在七个紧扣时代脉搏的问题中,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成为了浙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焦点和热点。近年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成为了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7年下发“一号文件”、全面取消农业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城乡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为了用双手感受农村的心跳,浙江大学学生三农协会赴贵州省从江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自己定位为观察员、调研员、宣传员、传播员、联络员、工作员的“六员”角色,他们将在从江大地上连续三年跟踪调查改革开放对西部的影响,全面、准确地向少数民族群众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方针,帮助群众掌握政策、应用政策、依靠政策。浙江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也将走进誉为“天下第一村”的江苏华西村,关注基层“创先争优”工作,调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轨迹,以察“三农”发展新局面,探访“三农”华彩新篇章。

《七个“怎么看”》堪为青年人喜闻乐见的理论读本,其次在于其贴近生活,以小见大,从人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客观剖析社会发展的现状。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座谈会上,学生骨干就大学生就业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正如《七个“怎么看”》中所指出的,2010年是经济形势极为复杂的一年,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给就业问题不断带来新的挑战和变数,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新老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艰巨任务,在此般不容乐观的国际国内就业大环境下,作为社会发展新力军的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创业类社团的学生骨干纷纷表示,将努力引导广大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重事业、轻地域”等择业观,增强自信心,切实提高自身就业能力,这样才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七个“怎么看”》堪为青年人喜闻乐见的理论读本,还在于其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鼓励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迈入社会大熔炉,到农村去,到西部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

“穷国办大教育”真实写照的背后是我国教育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实,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公共教育资源仍然匮乏。怎么看教育公平是浙大学子透视社会民生、关注弱势群体的重要反思点。近年来,一批又一批求是学子下到农村、走进西部,支教行动正在兴起,浙江大学学生爱心社赴江西省泰和县、浙江省武义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书本带进大山,将知识撒播进孩子们的心田。虽然同学们的力量很有限,但支教过程本身就是对教育公平的呼吁和支持——让所有孩子共享优质教育的同一片蓝天,是亿万家庭的殷切期盼,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

此外,在座学生骨干亦畅谈了自己对其他几个“怎么看”问题的感想,包括“蜗居”何时能变成安居、新“国十条”如何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医疗改革对于看病难问题的效果、市场经济下的财富“蛋糕”分配、腐败问题如何有效抑制等等。

《七个“怎么看”》在贴近生活的基础上谈理论,表述形象、观点明晰、说理透彻、感悟真挚,从而成为了广大青年学子喜闻乐见的读物。学生骨干座谈虽然已落下帷幕,但该书对青年学子的积极影响却是长远的,学生骨干们纷纷表示将其视为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的优秀教科书。同时,这一现象也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正积极运用科学理论知识武装头脑,以民生视角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懈奋斗。

 

作者:邵舒萍、朱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