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概况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资料下载 求是青年报 工作研究 各类专题 党员之家
 新闻动态
团委新闻
-  办公室
-  组织
-  宣传
-  文体
-  素质拓展
-  学生科技
-  青年工作
-  社会实践和志愿者
-  其他
青春风采
院系动态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团委新闻 > 其他
实践细研“怎么看” 梦行千里看华西
——浙江大学学生社团骨干赴华西村开展暑期调研活动侧记
阅读次数:6769 [2010-09-09]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深入贯彻和践行温总理给浙大学子的回信精神,带领广大大学生了解农村、了解国情,体悟改革开放对于农村发展的重大意义,浙江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与浙江大学社团精英班共同组建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再赴“天下第一村”——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945日,这支由34名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以“走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体悟七个‘怎么看’”为实践主题,在校团委社团指导中心主任张栋梁老师的带领下触摸华西脉动,调研华西“创先争优”工作,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辉煌成就;同时,在华西建立了浙江大学学生社团骨干的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华西村党委副书记赵志荣、龙晋等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看望了全体实践成员。

 

 

 

从调研中获取第一手资料

实践团队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顺利抵达华西村时,一幢幢鳞次栉比的别墅映入眼帘,印证了华西身为“天下第一村”的富庶,也让大家对华西的飞跃式发展多了一份好奇与悸动。团队成员按照事先安排分成四个小组对华西中心村村民、华西周边村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活动。

实践队员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涉及了华西村“创先争优”工作的开展现状与成效、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建设现状、新农村建设成功因素、发展模式及区别于其他农村建设的特殊性、如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等五方面的问题,从而帮助大家详尽了解华西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个方面。而通过对村民的当面采访、尤其是针对共产党员的访谈,团队成员们以面对面接触的方式近距离地认识了华西。

 

 

 

 

 

赴华西之前,实践队员在学校组织召开了座谈会,学习《七个“怎么看”》的理论成果和华西村的概况介绍,为学生骨干提供了一个理论学习和思想交流的平台;调研过程中,大家对华西村有了更为直观而清晰的印象,也领略了这个特殊农村的非凡之处,更好地理解了七个“怎么看”的问题。在随后的总结座谈会上,同学们各抒己见,对在华西的所见所闻一一作了阐述。成员们普遍关注华西的党建工作,通过调查同学们发现华西村民在思想上认同度非常高,而村里的基础党建工作也开展得很成功。华西独特的经济建设方式和分配模式也成为同学们的关注焦点,在前期查阅资料和当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大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利弊分析,同时结合所学的课内外知识,对华西村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论证。

 

从走访中体悟“天下第一村”

5日上午,团队成员踏入华西农业科技示范园,参观了花木馆、水果馆等众多场馆,其中的特大南瓜、异域水果等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高科技与农业相结合,华西的经济建设已经超越了传统农耕文明的范畴,凸显出新时代下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也对其他农村的建设起到了标杆作用。

 

 

 

 

 

 

 

随后,同学们来到了慕名已久的华西世界公园,这里的设计巧妙,到处都是世界各地著名建筑物的微缩版本。公园新奇生动、包罗万象,体现着华西人民胸怀天下的豪情,与“天下第一村”的盛名相得益彰。而高32874层的华西增地空中新农村大楼总投资超过15亿元,预计于2011年建村50周年时投入使用。这幢华西村的标志性建筑物更是令华西人自豪不已。

此外,实践团队还参观了华西发展历程展、村民住宅、农民公园、华西金塔等,感受到了华西在新农村建设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整齐的村容村貌和优美的人文自然景观体现出的是华西人坚持科学发展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富有的可喜成就。这个在长江三角洲的中心腹地,在中国68万个行政村中独树一帜、独具魅力的小村庄,虽然只是共和国版图上一个细小的点,却在广袤的华夏大地竖起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鲜红旗帜,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典范,用鲜活的样本最好地诠释了六个“为什么”和七个“怎么看”。

 

 

 

 

 

从实践中上好“不可或缺的一课”

华西之行,团队成员们亲身体验、直面接触,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鲜活的真实事例,从而对华西村有了更为直接和客观的了解。同时,同学们尝试将华西村的独特模式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得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结论,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深度命题的认识。更为可贵的是,成员们拓宽思路、深入思考,对华西村的潜在问题进行了剖析,也为华西村新时期的发展方向和道路选择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华西村带给暑期社会实践的成员们太多震撼,他们带着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结束了此次调研活动,并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撰写了调研报告,真正使华西实践不虚此行。华西之行,感动多多,成员们以一己之见,察“三农”发展新局面。从华西,我们看到今日农村、农业、农民均已新颜换旧貌,开始谱写一页页华彩新篇章。调研、反省、深思、总结,团队全体成员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意欲通社会之变,成一家之言,立祖国崛起之基。

同学们纷纷表示回校后将进一步深入思考、撰写调研报告,据悉,基于2009年暑期学生社团骨干赴华西的调研实践记录稿《在实践中学习“六个为什么”,在社会中上好“不可或缺的一课”——浙江大学学生社团骨干赴华西调研实践纪实》入选了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共青团浙江省委联合编撰的《让信仰照亮青春——浙江省大学生解答“六个为什么”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一书。

 

 

 

青春报国,豪情奏鸣千里远程;实践成才,信仰点燃怀梦之心。作为在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之一,暑期社会实践在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体验社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帮助着浙大学子们发扬求是精神,挥洒报国豪情。实践出真知,同学们践行温总理的谆谆教诲,深入农村,认真上好“了解农村”这一“不可或缺的一课”。华西之行在帮助学子增强社会责任感、把握社会脉搏、提高自身实践素养的同时,也加深了同学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念。

 

 

作者:学生记者 朱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