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概况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资料下载 求是青年报 工作研究 各类专题 党员之家
 新闻动态
团委新闻
-  办公室
-  组织
-  宣传
-  文体
-  素质拓展
-  学生科技
-  青年工作
-  社会实践和志愿者
-  其他
青春风采
院系动态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团委新闻 > 其他
“鬼才导演”彭浩翔《全才与偏才》讲座火爆紫金港
阅读次数:282292 [2010-11-30]
渐渐转凉的冬日里,青素“争鸣堂”燃起了浙大学子的热情,慢慢落下的紫金夜幕被欢笑声点亮。11月29日晚,由共青团浙江大学委员会、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及经济观察报联合主办、浙江大学青年素质发展中心承办的第十四期“争鸣堂”在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本次争鸣堂特邀了香港著名导演彭浩翔先生,为广大学子带来了一场题为《全才和偏才》的精彩演讲。经济观察报副总编辑张京华先生、中国平安保险浙江分公司崔龚英女士、浙江大学团委副书记潘健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
讲座还未开始,能容纳500人的会场早已座无虚席,走廊过道上都坐满了慕名而来的观众,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潘健在开场致辞中指出,青素争鸣堂一直以来都是广受浙大师生欢迎的活动,曾经邀请到刘墉、六小龄童、李开复、李咏等诸多知名人士给浙大学子带来了思想的盛宴和视野的扩展;潘老师希望求是学子能够借助榜样的力量来自我激励,从中获益,成为像讲座嘉宾一样的杰出人物。在大家热情的掌声中,彭浩翔导演开始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电影人生。
 
 
  
从“智障”到“天才”     从爱好者到追梦人

彭浩翔轻松开场,首先谈及他的童年时光。当时,他的母亲研究儿童心理学,曾一度怀疑他属于智障,对他的未来产生担忧。后经过医生诊断,指出他属于天才儿童,于是,母亲以科学家标准培养他,但他却觉得这是“童年痛苦”的开始。背着“天才”称号的他却无法做好每一件事,令家人极为失望。不过在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童年中彭导一直有一种坚持。那个时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电影,从喜欢看电影转变到喜欢拍电影,甚至想要当明星。然而在这条路途中,一连串打击随之而来:他希望吴宇森导演发掘他,失败了;报考香港影视学院,也失败了;连他的女朋友都劝他放弃电影梦。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在接触到导演的工作后,彭导正式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做出“当导演”这个决定后,他马上告知母亲,但母亲却以“你去修理空调吧!”的态度来回应儿子的选择。虽然得不到家人的支持,他依然坚持自我、坚持梦想,丝毫没有想过要退缩放弃,一路向前,过去、现在与未来,他都将追寻着心中最美的电影梦。

偏才:懂得看电影

在事业探索阶段,他觉得制作电影的最高层次是编剧与导演并进,于是计划从编剧工作开始。一位前辈指点他,当编剧第一步是需要懂得看别人的电影。因为这句话,他曾为看电影而疯狂:晚报推出赠送免费电影门票活动,他通过回信方式试图获得免费门票;从开始的一两张到五六张,再到最后十张全部命中。他为获得看电影的机会而努力,他这股动力来源于自己坚定的目标,不懈的追求。

由于他长期同电影打交道,他的影评颇为独特。一次和编辑的偶然交谈,他萌发了刊登影评的念想。一句“只能刊登影评人的文章,而影评人要曾发表过影评”没有难倒他。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他偷偷仿制一份报纸,在其中插入自己的影评,将其作为佐证示意那位编辑。自此,带有他独到见解的影评开始在晚报上发表。
全才:学会拍电影
  
懂电影还需让别人懂你的电影。为此,他加入了电影学院,开始自己创作剧本。但是无人愿意投资一个新手的作品。“除了你自己,没人相信你能当导演。”彭浩翔顿时清醒:“你在别人为你冒险之前,先要自己冒险”。当时,他拿出自己所有的12万积蓄,用于筹拍一部短片,从此开启了他的电影事业。嘉禾公司看中他的巨大潜力,毅然投资拍摄《买凶拍人》。对此,他感慨颇多,告诫大家不要忽略每一件小事;不要从钱的角度去衡量工作,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在现场交流环节,观众积极提问。当一位观众问及是否会拍《志明与春娇2》时,彭浩翔不失幽默:“只会拍《春娇与志明》,《志明与春娇》是不二的!”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完美落幕。 
作者:许旻 摄影:朱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