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浙江大学学生社团指导教师论坛在紫金港校区国际会议中心139室举行。距离论坛开始还有近半个小时,各社团负责人就已手持鲜花在会议室门外迎接社团指导老师的到来,并陆续带领老师参观本年度优秀社团的风采展示。值得一提的是,桌上还摆放着各社团对其指导老师的感谢信,活动虽尚未开始,但师生情浓的温馨氛围已在会场中悄然营建。
畅想社团,齐看峥嵘
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沈文华首先为本次活动带来了精彩的讲话。他说,紫金港校区由一开始的“文化沙漠”到现在拥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靠的是优秀学生社团的推动,而优秀的社团除了要有志同道合的队员的共同建设、合理理念规划的正确引导,更需要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
接下来,刘艳辉从社团概况、社团管理格局、管理方针、服务举措、品牌活动、社团成果及展望等方面介绍了我校学生社团的总体情况。学生未来企业家俱乐部主席朱丽姣同学作为学生社团负责人代表回顾了社团发展的历程,表达了对指导老师的感恩之情。
随后,现场一一颁发了学生社团十佳指导教师、学生社团优秀指导教师以及学生社团精品活动等奖项,表达对社团指导老师辛勤付出的感谢,同时鼓励优秀指导老师和社团发挥标杆作用,引导我校学生社团健康、可持续发展。
共享硕果,前瞻远景
在热烈昂扬的气氛中,论坛进入了议程的第二阶段。首先由傅方正副书记就“社团常用管理制度和流程”向大家作了详细介绍。他从学生社团的管理架构、学生社团的生长要素、与指导教师相关的工作、发展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而之后的优秀社团指导教师经验分享环节更是掌声迭起。学生国防协会指导老师陈昆福和学生“击悦”非洲鼓社指导老师蔡荃分别从社团专业指导和品牌建设两个角度分享了多年积累的社团管理经验:“对于社团来说,战略是最重要的”、“有价值、有差异,才会有品牌”是对两位老师经验的最好总结。
沧海梦程几多路,良师指点前明途。本次论坛不仅是社团分享的平台,更是感怀老师的一次契机。社团如同一块璞玉,需要指导老师和社团人的不断打磨与奋斗。社团,让大学更精彩,而在这背后,无数社团指导老师与社团人所作出的贡献,正是社团成长的不竭源泉!
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沈文华,机关党委书记、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李五一,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郑胜,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陈凯旋,安全保卫处副处长蒋伟君、新宇集团副总裁徐瀛、公共体育部副主任董晓虹、校团委书记刘艳辉和副书记傅方正等嘉宾和各社团指导老师应邀出席了本次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