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求是园中刚刚完成人员重构的百家社团,在新鲜血液的感染下,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浙江大学第十四届学生社团文化节顺势而发,在这萌动的氛围中拉开帷幕。百家社团将在此舞台上一展风华,为求是学子献上文化盛宴。
本次社团文化节开幕式以第二届高校社团骨干群英汇为开幕之作,邀请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9所高校社团骨干代表一起共话“高校社团的发展与大学生文化力提升”,探讨社团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力量。
本届学生社团文化节将从10月持续到12月,围绕“社团,让大学更精彩”这一主题,开展“第二届高校社团骨干群英汇”、“学生社团骨干培训班”、“优秀学生社团代表走访上海高校行”、“首届社团案例分析大赛”、“学生社团精品活动展示”、“第十四届学生社团文化节闭幕式”等百余项活动,从而进一步提升社团品质,加强社团内涵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为校园文化带来新气象,为大学生活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各美其美 梵音首献文化之礼
10月19日晚,在紫金港校区小剧场,梵音剧社话剧《称心如意》专场演出首先向求是学子及33名高校代表展示了浙大学生社团的精致与内涵。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校秘书长任少波老师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

意境深远的山水画,老上海的古木家具,古色古香的屏风,渲染了怀旧的气氛,牵引着观众的思绪缓缓飘向二三十年代的老上海。一颦一笑、一嗔一逗、一走一闹……梵音剧社成员以其出色的演技,演绎了老上海小街巷中的悲欢和旧社会大宅院的情愁。“称心如意”的欢喜结局向同学们传递生活之美与真诚之可贵。
除了梵音剧社的《称心如意》,“击悦”非洲鼓社、D.F.M街舞社、精武协会也在简短的表演中击打出了社团人的昂扬激情,舞出了社团人的青春活力。任少波副书记在宣布文化节开幕时意味深长地指出:“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历练人才、展示才华的平台,是在校园文化舞台上大放光彩的园地。希望同学们能珍惜社团舞台,成就社团人最动人的华美篇章;希望同学们展示青春风采,坚持社团人认真踏实的态度、创新实践的理念和奋力拼搏的精神;希望同学们弘扬校园文化,努力营造浓郁、健康、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文化。”

作为主办方代表,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潘添雨动情表示,希望与浙大百余家社团骨干一同承起十四载文化之舟,扬起各社团希望之帆,摇起求是园文化之浆;与各高校社团骨干同仁一起将兴趣融入社团生命,用信念延续青春梦想。
美人之美 八方之言畅意抒怀
10月20日上午,紫金港校区校友书屋内气氛热烈。9所高校的社团精英及浙大社团骨干先后登台,叙述社团故事,追溯社团发展历史,分享社团成熟果实,展示社团佼佼风采,彰显社团独特魅力。
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学生新闻社指导老师彭凤仪以“社团工作---文化引领与价值认同“为主题,破旧立新,提出了很多颇具借鉴意义的视角和思路。

彭老师指出,现在的大学社团工作存在诸多弊病,如即时计划多,系统规划少;自由分散多,开放集中少;项目推进多,品牌培育少等。大学生目前并不缺乏好的活动,而是缺乏活动背后的社团故事记录及对其文化的深度剖析。
凭借多年的新闻工作经验,彭老师前瞻性地提出当前社团工作的重要部分便是“文化引领”,每个社团都是“文化引领”中独一无二的“坐标”。首先,社团一定要做到重视每个社团成员的个人发展,保证社团与社团成员同在;其次,要重视“文化引领”的规划是符合社团长远利益的,切入点是符合大学生视角的,品牌是精心打造的,统筹是高效合理的,最大程度地让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进一步发掘与延展学校的文化之源和文化之根。
美美与共 文思滔滔尽显风流
10月21日上午,安中报告厅内,一场更加深刻而激烈的大讨论发起。根据与会代表们的不同社团经历,他们被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就“学生社团联合会在服务社团发展中的新途径与新载体”、“公益实践活动影响力提升的方式与途径”、“兴趣爱好类社团的组织架构及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科技类品牌活动的传承与创新”四个主题开展交流和探讨。两个小时里,代表们或畅谈各种经历,或理性分析因果利弊,想法迭出,讨论热烈。讨论室内不时传出赞叹与会意的笑声。

校团委副书记傅方正老师对本次群英汇进行了总结点评。他肯定了大家讨论的深刻性和有效性,并真诚地祝愿在座社团的精英,尽心尽力管理好小小的社团,为社会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
为期三天的第十四届学生社团文化节开幕式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和讨论中完满结束,对于社团建设的思考和创新将延续更深。与会的高校社团精英们在交流中思辨,在完善细节的同时迸发出了无尽的创意。他们最多的感慨是:“我们在这里追求的不是在几次讨论后确定一个结论,而是通过开放深入的交流与思考,分享彼此的经验,从而激发出新的思路。”
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紫金港校区党工委、公共体育与艺术部、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