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日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我的健康,我的权利”(My Health , My right)。世界艾滋病日的设立,旨在倡导世界各国能够通过举办各类相关活动,提高大家对艾滋病的了解和认识。我国2017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是“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

2017年11月30日晚七点,一堂名为《“花儿与少年”大学生两性话题医学讲堂》的新颖讲座,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医学院科研辅楼报告厅准时开场。这是医学讲堂系列活动的第二期——防艾知识讲座,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团委青年宣讲团策划主办,浙江大学红十字会同伴教育中心与浙江大学医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协办,当天共有2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了此次活动。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浙江在线、杭州网、钱江都市频道、浙江经视等媒体也以直播、采访等方式对活动进行了相关报道。

本次讲座由浙大一院朱彪主任带领的强大的艾滋病治疗团队主讲。九位医护人员以现场讲课,互动,分享等形式为大家解答艾滋病知识的常见误区和困扰,并与浙大学子真诚交流了当前艾滋病人所面临的歧视和压力。泌尿外科及精神卫生科医生作为客串嘉宾,分别讲解了安全套的使用以及恐艾症的心理学基础。
艾滋病当真一言难尽;专家为你三分钟扫盲
通过活动前期针对大学生发放的调查问卷以及现场的抽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已有相当的了解,并能基本掌握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等知识。对于艾滋病的研究进展,疾病的常见表现以及暴露前后的预防等内容,大家都表示有兴趣进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我院感染科朱彪主任用二十多年的从医经验将“艾滋病”概念化繁为简,解答了大家对艾滋病认识的常见误区,同时与大家分享了艾滋病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许利军、戴霞红两位医生则分别就艾滋病及性病的临床表现和检测以及暴露前后的预防对大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科普。
泌外医生坐镇指导;穿小雨衣需要技巧
泌尿外科胡政麾医生擅长男科疾病的诊疗,此次来到现场友情助阵,为同学们讲解了最简单却又无比重要的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方法。胡医生通过对同学们使用玩具香蕉的模拟操作进行相应点评,在正确示范的基础上,讲解了安全套的选择和使用方面的注意事项。

随访护士真情流露谈歧视,心理医生共话恐艾解困扰
大学校园纯净神圣,但近年来已非艾滋病不可侵入的净土,无论通过何种传播途径导致感染艾滋病毒的患者,其身心都在饱受折磨。艾滋病患者是否应享有同大家一样的婚姻、就业、入学、就医的权利这一问题值得当代大学生思考。
活动现场,同学们勇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侧面反应出内心的选择。对于艾滋病人的歧视也许是在每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我院艾滋病门诊随访护士黄莺,日常的工作便是与艾滋病人打交道,她非常能够体谅病患的伤痛和无助,将这些点滴用心记录下来。希望能通过举例,分享心得,让更多人关注并帮助艾滋病群体。
随后,感染科郭永征医生与精神卫生科胡健波医生就典型病例向大家解答并分析了“恐艾症”。对于艾滋,我们远离它,因为恐惧;我们恐惧它,来源于未知。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尤其需要掌握基础的医学常识,不要让并不存在的阴影,笼罩在生命的上方。最后的互动环节现场的提问热情也很是高涨。例如艾滋病人究竟能不能生育健康后代?众所周知,母婴传播是艾滋病三种传播途径之一。事实上,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艾滋病患者也是可以生正常的宝宝。浙大一院免疫功能低下门诊就可以实施母婴阻断,近两年已成功进行了多例母婴阻断,帮助艾滋病患者成功诞下健康宝宝。

关爱健康,消除歧视,是我们正不断努力的方向。开场播放的最新艾滋病日公益主题曲《拥抱你》MV,由中国新一代青年公益偶像出镜,通过拥抱这样一个简单的举动,传达了社会对艾滋病人应有的包容态度。而我们医务工作者也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不断地去科普、宣传,让已知消除无谓的担忧,用爱心抗争残酷的命运。当每个人真诚地伸出双手,愿意为AIDS去奉献的时候,每年的12月1日,在你我眼中,才更有意义 。

(文字:刘婧/摄影:傅许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