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概况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资料下载 求是青年报 工作研究 各类专题 党员之家
 新闻动态
团委新闻
-  办公室
-  组织
-  宣传
-  文体
-  素质拓展
-  学生科技
-  青年工作
-  社会实践和志愿者
-  其他
青春风采
院系动态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团委新闻 > 学生科技
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华彩篇章——浙江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精神两周年座谈会召开
阅读次数:276 [2019-08-16]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收获了什么?在扎根中国大地中,又书写了怎样的传奇?

815日,浙江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大学生回信精神两周年座谈会在紫金港校区召开,参会人员谈体会、说感悟、话成长,为创新创业注入澎湃新动能。

座谈会上,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邬小撑表示,要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对宗旨的践行、对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遵循三个维度,学习贯彻回信精神。浙大对回信精神的践行,可以用“高、特、真、效”四个字概括,有情怀、有特色、有真情,有实效。他希望大家通过重温育己、责任强己、奉献大己,坚定理想信念,明确道路方向,强化使命担当,将小我融入书写新时代华章的大我之中。

张剑、徐秋瑾、忻皓、周梦涛、王秀丽、徐超炯等师生代表先后发言。

据了解,自第五届“互联网+”大赛开始以来,浙江大学共有212个项目、1800人次报名“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在浙江省“互联网+”大赛中共有4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项目斩获金奖;在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中,学校共有417个实践团队、5743名学生参加。

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我校本届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参赛项目代表、暑期社会实践“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团队代表参加座谈会。

 

新闻+

走进座谈会现场,一起了解发言代表的思与行——

“渔米香——科学助力千万农民稻渔丰收”项目负责人张剑在座谈会上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勉励大家扎根中国大地,我们就将青春和所学知识以汗水的方式洒进土地里。”他所在的团队在江西、湖南、贵州、宁夏等地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累计脱贫8350户,更是实现了多村的整村脱贫。

“我们追随习总书记的步伐,来到石柱县,为中益乡小学的留守儿童们带来了暑期课堂,成员们结合各自的专业,让他们度过了不一样的暑假。” 青年素质发展中心赴重庆市石柱县社会实践团负责人徐秋瑾说,团队开设了解锁宇宙奥秘、探索海洋世界、执笔绘画梦想等一系列活动与课程。

“绿色浙江”乡村生态振兴公民行动项目负责人忻皓说,青年,是人生中不断叩问自己应该如何担当使命的时期;红色,让大家学会扎根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筑梦,是一种行动,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国家治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八字相连,就是新时代新青年新长征的召唤。

今年暑期赴广西宜州开展参加“青年学者社会责任行动”专项计划的材料学院副教授王秀丽,一直在思考高校服务社会发展、助力民族振兴的路径。她说:“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需要思考如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有效的社会服务,同时引导在校学生坚定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我们在总书记回信精神的指导下,多次前往广西中停村调研,发现人行桥需求。”建工学院无止桥公益服务社会实践团有关负责人周梦涛说,目前同学们正在参与桥梁建设施工。“我们不仅为当地建起了物理的桥,更是与当地老板姓建起了心灵间的沟通桥。”

“走进大山深处,才逐渐明白了总书记在回信中所说的‘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意’。” 人事处综合信息办公室主任徐超炯在挂职云南省景东县温卜村驻村第一书记时,总结出了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三小三大”模式,他说,在温卜这一村域的解剖麻雀式的实践让他受益良多,青年同学只有行之实才能知之深,知之深才能信之笃,做到知信行统一。

(文 柯溢能/摄影 朱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