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晚,浙江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骨干)培养学院(以下简称青马学院)第十二期开班仪式暨第一期“青马论坛”在紫金港校区蒙民伟楼举行。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朱林森出席活动,并作为首讲嘉宾为“青马论坛”作报告。校党委副书记、青马学院院长邬小撑在开班仪式上讲话,并为青马学院第十二期学员代表赠书。

浙江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骨干)学院自2008年3月正式成立以来秉承“政治坚定、德才兼备、素质全备、模范表率、堪当重任”的院训,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各机关部门、专家导师关心指导以及学员自主学习互相引导下,学院培养了430位来自不同院系的优秀学生,有数十人获得了中国年度大学生人物提名奖、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大学竺可桢奖学金、浙江大学十佳大学生等荣誉。目前,已有245名青马学员步入了工作岗位,在他们当中,有68人选择前往西部支教,还有40余人选择担任思政辅导员。
邬小撑副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作为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高度的理论自觉、鲜明的实践品格。他希望学员们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向人民学习,坚守人民根本立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己任,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学员们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成为一名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精彩答卷。

在题为《修“无我”境界 成“大我”担当》的报告中,朱林森书记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入手,围绕青马学校应表现怎样的价值存在、青马学员应具备怎样的素质、青马学员应该实现怎样的发展三个问题为同学们展开全面的论述。他强调,青马学院的重要价值就是要为党和国家培养一大批政治过硬、信念坚定、作风优良、本领扎实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找准传承红色的坚强栋梁,架起不同专业的沟通桥梁,提升学社衔接的互动频率,培养一呼百应的优秀典型。他认为青马学员个人最重要的素质就是修炼达到“无我”的境界,一是要对党有无限的忠诚,并在理解了历史的必然性后将“忠诚”内化为自觉,在强大的理论学习中筑牢忠诚;二是要有无畏的担当,做到勤奋学习,团结同学,敢于斗争;三是要有无私的奉献,记住“心底无私天地宽”“风物长宜放眼量”和“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句箴言;四是要有无欲的淡然,把目光投向远方,摆正自己的心态。

朱林森书记还阐述了“大我”担当的四种标签:胸怀大格局,培养厚重的爱国情怀,强烈的济世情结和纯正的入党初心;磨练大本领,读好有字和无字两本书,做到思考与创新两并重,走好吃苦与务实两条路;保持大干劲,走好追梦路、人生路和事业路,做出正确选择;修炼大境界,保持高尚道德、敬畏之心和平常之心。“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他以《泥土》一诗激励青马学员修“无我”境界,成“大我”担当。
即将毕业奔赴广西的选调生、青马学院第十一期学员代表余泽鹏与青马学员们分享了自己在青马学院的成长经历,勉励同学们要有“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的初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决心和“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匠心。他号召同学们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结合起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今年,青马学院在全校范围内共选拔了61名同学为第十二期学员。开班仪式上,表彰了第十一期青马学院优秀学员。十一期学员代表为十二期学员代表佩戴青马学院院徽,新学员在现场举行了宣誓仪式。青马学院院长邬小撑教授、导师代表韦路教授、夏立安教授为第十二期学员赠书。


中央第三指导组相关人员、青马学院导师代表、青马学院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和校院两级青马工程相关负责人和青马学员代表参加活动。
文字:李嘉鑫 姚冰欣 周萌 何思怡
图片:夏旭宇 李淇琪 王思艺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