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引导同学们自我管理、自我规划,合理安排居家学习生活时间,继续保持和弘扬优秀学风,浙江大学团委于2月中旬发起了浙江大学首届居家作息表征集活动,鼓励同学们晒出健康“宅”生活,互相借鉴学习。
此次活动面向全体本科生、研究生,一经发布就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已收到了700多份作息表。作息表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excel表格、手绘、绘图软件等都有。一些制作精致,罗列时间安排之外,还附上了精美的插图和装饰;一些则胜在细致,时间规划具体到分钟,周一至周日也分别制定了计划。
“收到的作息表数量还是比较多的,内容和预期有些差别但也在意料之中。”浙大团委书记薄拯说,“除了我们常看到的把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学霸’作息表,我们还看到不少有‘人情味’的作息表。除了学习之外,有同学把给弟弟妹妹辅导作业、学做饭等也列进了其中。”此外,练习乐器、书法、绘画等技能以及坚持锻炼的同学也不少。
“如果把学习安排得太紧凑的话,我自己也坚持不下来,还是要劳逸结合一下。另外,这次在家的时间比较长,刚好可以趁这个机会陪陪家里人。”17级竺可桢学院的吴妍同学说。为了保证作息表的执行,吴妍还制作了一个监督表来督促自己。如果当天有什么事打乱了计划,吴妍也会及时对作息表进行调整,在完成必做事项的基础上,压缩或者推迟一些弹性计划。“其实作息表就是让自己有一个目标和计划,督促自己每天往前走一点点。所以具体的时间上可以灵活调整,完成每天的‘to do list’就好。”吴妍说,“像这样每天一件件完成清单上的事情,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据介绍,浙大团委将选择一些有特色、有借鉴价值的作息表在校团委的微信、微博上进行展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此次活动也是之前浙江大学“最美学习笔记评选大赛”的延伸,是浙大团委开展优良学风建设的系列活动之一。(通讯员费静怡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陆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