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6日下午,浙江大学青马学院十期学员齐聚建工之家咖啡吧,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卢飞霞老师做了关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的精彩解读与分享,校团委副书记吴维东老师、十期青马学员、各学园青马工程优秀学员代表以及部分学院的学生代表一起聆听了品读。

简单而热烈的欢迎仪式过后,卢飞霞老师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与历史实际、自身体会融会贯通后梳理了十个方面与我们分享。首先,卢老师抛出了一系列问题,如中共中央党校为什么要出版这本书、知青“上山下乡”热潮的历史大背景是怎样的、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为何要下乡等。在详细的解答后,她着重提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下乡时遇到的“四大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和思想关。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忍的品格,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里从一个十五岁的知青迅速成长起来并成为了党支书,为村民们办了不少实事,如办沼气、铁业社等等。卢老师总结了习总书记五大优点:一是文化水平高、善于讲故事;二是公道正派、做事有原则;三是待人友善、善做思想工作;四是以身作则,工作有威望;五是做事有决心,遇事有定力。
在听完卢老师的解读后,同学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悟。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是习总书记无论环境如何艰苦,不论劳作如何困顿,始终坚持刻苦学习和对党、对人民不忘初心的忠诚,时刻秉持为百姓办实事、谋福利的服务态度和沉着冷静、公平公正的工作作风,这给同学们带来了深刻启发。

七年的知青生活,使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予了无限关爱、寄托了无限希望。身为青年,我们也应以总书记为榜样,志存高远,用青春的力量谱写时代的礼赞!
文/图 浙江大学青马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