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早已进入了冬季,但上海依旧格外温润舒适。2018年12月1日,浙江大学青年素质发展中心学生骨干交流团在校团委组织部挂职副部长于宇雷老师的带领下抵达上海,开展了为期两天的交流实践活动。
12月1日下午2时许,交流团到达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叶耀珍楼302室,与复旦大学团委的团学干部代表开展交流活动。活动开始前,复旦大学团委副秘书长李硕丰向青年素质发展中心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复旦大学团委相关情况。随后于宇雷老师发言致辞,说明了本次参访的来意,并希望此次交流双方都能有所收获。青年素质发展中心主任徐凯同学介绍了浙大团委及青素概况,介绍了青素“以坚持政治本色为基础职能,彰显青年的青春风采和提升青年的文化素养为对外主线”的工作布局。复旦大学团校负责人代表张靖怡、李诗萌两位同学介绍了复旦大学基层团校工作的实施及团校精品课程设置的相关情况。随后两校同学分组进行了更具针对性的小组讨论。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下,双方进一步沟通探讨了工作上的细节,在差异中寻找学习的亮点,在相同处发现共同努力的目标。双方一致认为高校团务和团校工作应该更加贴近学生,扩大相关工作的受众面;加强对青年的思想引领。
讨论结束后,双方合影留念,纷纷表示期待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与交流,更好承担服务学校和学生发展的职能。
12月2日上午,交流团来到了同济大学,与同济大学团委组织部及青马工程学员代表开展了深入的交流。活动伊始,双方代表分别进行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加强了解。同济大学青马工程“殷夫班”班长王子硕同学从思想武装、青马工程、基层建设、文化载体、青年典范五个维度向大家介绍了同济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相关概况。随后,两校学生代表根据身份特质进行了分组开展自由讨论。讨论问题涵盖了组织架构、品牌活动、基层团务、学生骨干培养等等多个方面。同济大学学生骨干代表们分享了团组织工作的相关经验,讨论中所提到的青年凝聚计划与青年引领计划、“手写习语”主题活动、“红色大寻访”共享锦囊等内容都为青素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双方还互相交流了搞好思想引领工作的一系列方法,产生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成果。
最后,双方合影留念,并表示希望有机会能再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提高工作能力。
2日下午,交流团来到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进行参观。阴雨的天气,抑制不住大家心中的火热。在这青墙红砖的石库门里,中国共产党跨出了建立新中国历史性的一步,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详细了解了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背景和召开的详细信息,通过馆内的文献、报刊、书籍和照片等展品和文字介绍,对中国共产党诞生初期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中国共产党人浇不灭的信仰。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立志树立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贡献。
通过本次交流活动,交流团成员对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两校的团组织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双方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收获了宝贵的经验;而对中共一大会址的参观,更是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教育。在未来的学生工作中,浙江大学青年素质发展中心也将进一步完善自身建设、强化思想引领,为提升青年素养、服务青年需求、配合学校发展,奉献属于我们的青春力量。
文/方球
图/张洁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