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校长不仅是“求是”精神的积极倡导者,也是一生笃行“求是”精神的楷模。为深切缅怀竺可桢校长对浙江大学作出的卓越贡献,继承弘扬“求是创新”精神,营造繁荣和谐的校园文化,校团委青年素质发展中心与浙江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联合推出“争鸣堂”•“文化寻根”——纪念竺可桢校长诞辰120周年系列讲座。
系列讲座第一场“对话谭天恩”为广大师生带来了对文军西迁的峥嵘回忆和对广大求是学子的深切勉励,87岁老教授清晰的思路和娓娓道来地讲述为广大浙大师生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
系列讲座第二场“对话雷道炎”,将由82岁的雷道炎老先生带领同学们一起漫话人生。
感悟文军西迁,弘扬求是精神!纪念竺可桢校长诞辰120周年系列讲座期待您的参与!
时 间:4月10日(周六)下午2点
地 点:紫金港校区临水报告厅
主讲人:雷道炎
主 题:漫话人生——我的追求,我的遗憾
附:主讲人简介
雷道炎,男,四川长寿人,1928年1月生于四川自贡。1946年进入浙江大学化工系学习。1951年毕业留校,先后在燃料、塑料、高分子化工等专业工作,同时兼任教师团支部副书记、学校工会委员、校团委委员、党支部书记等社会工作以及教研室主任的行政职务。1981年调校图书馆任副馆长、馆长,1986年晋升研究员,1993年退休。近年来,关心艺术教育及校园文化工作,除恢复青年时代爱好,参加校内两个合唱团外,在学校热心人士的支持下,2001年个人创办《音教简讯》不定期刊,在校内免费发行,借以推动校园文化之发展。并从2001年起,先后内部出版了《浙江大学音乐生活六十年》、《点滴集——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些想法和纪实》、《浙大歌选——中外名曲260首》、《解放前后浙江大学艺术社团活动回忆录》、《平凡真实的一生》等书,并参与编写了《黎明前的求是儿女——解放战争时期浙江大学的学生运动和进步社团》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