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8日—30日,“求是强师工程”的18名初高中教师从浙大第二故乡湄潭来到杭州,进行为期13天的培训。
“求是强师工程” 是浙江大学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在浙大第二故乡湄潭所发起的教师培训项目,目的在与提升湄潭当地师资,促进教育与发展。项目由共青团浙江大学委员会、浙江杭州第二中学、杭州第十五中学、湄潭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承办,安利集团赞助支持。作为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品牌项目之一,湄潭支教团成员每年从求是高级中学、湄潭中学、湄江中学等当地学校选拔初高中教师来到杭州参加培训。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共选派了46名湄潭教师前往杭州二中及杭州十五中学习东部先进的教学方式及管理理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经由浙江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湄潭分团选拔,18名初高中教师脱颖而出,成为第四期“求是强师工程”的成员。老师们于10月18日抵达杭州,由第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负责接待,分两批在杭州二中及杭州十五中学接受培训。两所中学为老师们安排了包括课程旁听、研讨,名师讲座,参观运动会等各项培训内容。
湄潭作为浙大师生的第二故乡,与浙大血脉相连,其进步与发展一直备受浙大校领导的关注。22日,参与“求是强师工程”第四期的十八名湄潭老师走进浙大紫金港校区,闻悉此次湄潭老师来杭培训,校党委副书记郑强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见了各位老师。郑书记一一询问了此次活动的细节,表达了浙大师生对于湄潭的深厚情感,并对各位参与培训的老师作了殷切嘱托。接见结束后,郑书记还与各位老师一起观看了浙江大学第十三届社团文化节开幕仪式的演出。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求是强师工程致力于整合杭州优秀的教育资源,从而更好地实现两地教育互动,在湄潭教育系统中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并通过受训教师的带动,辐射到更多教师群体中。他们追随着求是的足迹,从浙大第二故乡走进今日的浙大,贯穿东西部又极富历史意味,就其宗旨而言,更面向着明天,启迪着未来。今年恰逢贵州实施教育改革,此次培训便更富意义。参与培训的老师们纷纷表示,十分感谢浙大师生们给予的热情款待,也十分珍视这次难得的外出学习机会,定当通过自己所学所看,更好地投入到湄潭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中去。
(文/聂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