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概况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资料下载 求是青年报 工作研究 各类专题 党员之家
 新闻动态
团委新闻
青春风采
-  新青年
-  文体中心
-  社会实践
-  科协
-  创业学院
-  社团
-  志愿者
-  支教团
-  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
-  青年素质发展中心
-  学生会
院系动态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青春风采 > 社团
相逢汇聚缘 共筑有情天 ——记第六届长三角高校公益社团论坛开幕式
阅读次数:2130 [2012-03-26]

2012323,第六届长三角高校公益社团论坛交流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长三角高校公益社团论坛是由浙江大学学生三农协会举办,云集长三角地区各大公益和精品社团,以促进社团代表交流和推广公益活动为宗旨的大学生公益论坛。

下午2时,开幕式正式拉开帷幕。本次交流会围绕责任、基层、实践这一主题对公益社团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首先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钱文荣老师致开幕辞,他表示广大学子应践行温总理所倡导的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勇担责任,服务基层,成星火燎原之势,以自身关注带动大家的关注,从而引导自身乃至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之后浙江大学学生三农协会会长胡旭珺致欢迎辞,她认为大学生应了解农村,走进社会,用行动践行青春的誓言。随后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张颖老师为本次开幕式揭牌,现场响起热烈的欢呼声。

随后浙大校友会董事孙伯灿先生和2008福特国际学者获得者斯嘉女士以Ted形式对公益活动及社会环境进行了精彩的阐释。孙伯灿先生首先介绍了美国与加拿大的公益社团现状。他指出,美国NGO强大到渗透在公民身后的每一个角落。教会帮你选择信仰,适应社会;人权组织为你呼喊,公益组织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最后孙先生解释了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即农民房屋土地的产权不明,法律界定模糊,农民缺少政治声音,即现行的政治体制埋下了三农问题的“根”。斯嘉女士对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反思也获得了在场观众的认同。她以支教问题举例,说大学生不是支教,而是去学习生活,即习农学教,下基层,“接地气”,在此过程中不应用自己学到的话语体系衡量他人,那时不合适的。之后斯女士就公益社团发展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她认为大学生公益社团应该清楚自己的优势及劣势,并选择合适的方式,更持久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关于社团资金问题,她说并不是有价值的活动就需要很多钱。而且在服务的过程中应该以平视的角度观察问题。

之后的现场互动环节中观众纷纷踊跃提问,关于公益社团被社会诟病的形式化、同质化、不务实,如何解决三农的根本,支教意义,主流价值观等问题,两位嘉宾均给予了发人深省的回答。斯嘉女士认为理想的社会应是不同的利益人“抱团”,通过合适的渠道,假以技术与管理能力共同发光发热。她认为民间公益组织理应承担起学生公益社团的培训工作,即教给学生做公益的方法与态度。孙伯灿先生则着重分析了学生公益社团能够带来的影响及实现社会正义等方面。他指出,支教对于当地的学生而言是一种难得的机遇,他们有机会认识到外面的精彩,并以此为明灯而前进。他认为对于小孩来说,有进取的欲望与方向是弥足珍贵的,因而对于支教而言,消极评价是次要的。对于民主、社会问题,他赞同技术性、原则性的民主,主张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社会。踏实做人,低调做事,当做出成果时,自然会有社会力量的支持。

开幕式结束之际,有观众感叹,有时做公益不必在意社会的评价,只要坚持本心,做自己认为应做的正确的事就可以了。的确,公益社团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关键是自身的定位,明白自己可以做什么,可以改变什么,量力而行。诚然,单个社团势单力薄,但当社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公益力量在社会中的话语权将会大大提升。长三角高校公益社团即是一个汇集高校公益社团力量的平台,希望以交流和分享来探讨大学生如何投身公益,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鼓励当代大学生激发自身能量,充分发挥想象力,深入基层,务实作为;同时,促进彼此交流沟通,实现各社团、本联盟以及学生公益事业影响力的扩大。柔软而坚强,你我的肩膀共筑有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