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概况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资料下载 求是青年报 工作研究 各类专题 党员之家
 新闻动态
团委新闻
青春风采
-  新青年
-  文体中心
-  社会实践
-  科协
-  创业学院
-  社团
-  志愿者
-  支教团
-  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
-  青年素质发展中心
-  学生会
院系动态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青春风采 > 青年素质发展中心
二三悲喜心下热,点滴温暖求是情
——纪念竺可桢校长诞辰120周年系列讲座之雷道炎专场
阅读次数:4458 [2010-04-11]

410日下午2点紫金港校区临水报告厅走来了一位面容慈祥的白发老人,他就是82岁高龄的浙大校友雷道炎教授。在纪念竺可桢校长诞辰120周年之际,雷老带领我们漫话人生悲喜,共温求是真情。

艰苦岁月中的执着——“我的追求”

雷老从出生谈起,将自己成长、求学、工作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毫不保留:中学里孜孜不倦的学习,大学里曾经的迷茫求索,在国内建设不稳定的背景下的辗转流离,一直谈到退休后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和艺术教育事业。

“人是应该有一种追求的,具体的追求也许不一样,但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就是要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美好”。生活贫苦,时事变更,但是雷老从不曾放弃过坚定的跟着党走的信仰与追求,数十年如一日。从雷老恳切的话语中,我们听到了对母校、对党、对祖国的一腔感恩之情,也看到了那一代浙大人坚持读书救国的求是精神。

 

心怀学子的殷切——“我的遗憾”

在谈到对莘莘学子的期望时,雷老自谦地笑言自己“不是专家”、“努力得不够”,从亲身经验谈起,谆谆嘱咐学子们要秉承艰苦奋斗的求是精神,充分重视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求自己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更要学会爱惜光阴、惜时如金。这番叮嘱满怀着老人的殷殷希望,如一盏明灯,照亮着所有浙大人执着向前的道路。

 

求是,我们在路上——“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是一场心灵想触的温暖对话,几代人上下求索,几十载求是传承,“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树我邦国,天下来同”,求是,我们在路上。最后,雷老以苍老却浑厚有力的歌声“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作结,团委副书记潘健老师代表学子们向雷老赠送了一幅特别制作的画像以示深深的感动与敬慕之情。

 

雷道炎简介:

雷老1946年进入浙江大学化工系学习。1951年毕业留校,先后在燃料、塑料、高分子化工等专业工作,同时兼任教师团支部副书记、学校工会委员、校团委委员、党支部书记等社会工作以及教研室主任的行政职务。1981年调校图书馆任副馆长、馆长,1986年晋升研究员,1993年退休。

近年来,关心艺术教育及校园文化工作,除恢复青年时代爱好,参加校内两个合唱团外,在学校热心人士的支持下,2001年个人创办《音教简讯》不定期刊,在校内免费发行,借以推动校园文化之发展。并从2001年起,先后内部出版了《浙江大学音乐生活六十年》、《点滴集——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些想法和纪实》、《浙大歌选——中外名曲260首》、《解放前后浙江大学艺术社团活动回忆录》、《平凡真实的一生》等书,并参与编写了《黎明前的求是儿女——解放战争时期浙江大学的学生运动和进步社团》一书。

 

作者:沈洁 摄影:王一楠 徐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