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在突发状况面前,你是束手无策坐等救援,还是主动出击自我救助,相信大家都愿意成为后者。为增强青年文明号的业务技能交流,更好地提高中心职工的自救和互救能力,中心团总支和中心工会特邀请校医院团委书记徐俊医生和陈玲护士为大家做急救知识讲座。

本次讲座主要围绕心肺复苏抢救知识的学习展开。徐医生首先向大家讲述了呼吸心跳骤停的诱因,并强调了4分钟黄金抢救时间的重要性。统计显示,猝死人员中有35%-40%的人如果经现场及时的心肺复苏抢救是可以挽回生命的。因此在救援现场切不可单纯等待医护人员的现场抢救,要学会自救与互救知识,学习心肺复苏术。

讲座中徐医生介绍到,碰到遇险人员,首先要评估现场,检查伤员情况,在病人无反应的情况下,要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之后,需要进行心肺复苏三步法——急救CAB。第一步,体外心脏按压,维持心脏功能,在胸骨正中用力和快速按压;第二步,清除口鼻内异物,用仰头举颌法打开气道,使下颌上提;第三步,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观察胸壁是否起伏。30次胸部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五个循环后判断病人的呼吸和心跳。
在进行理论讲解后,徐医生为在场的人员播放了校医院精心录制的心肺复苏抢救视频,并为大家带来了真人大小的人体模型,为在场人员提供了现场实践学习的机会。在实践操作环节,陈玲护士向大家现场演示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并详细讲解了具体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与相关细节,同时指导在场的人员轮流体验心肺复苏的操作过程。
本次讲座徐医生不仅让大家学习了心肺复苏知识,指导现场人员的实践操作,还细心解答现场人员包括烫伤、噎食等其它急救方面的问题。同时,徐医生还为每位到场的人员发放了《校园健康手册》,让大家在学习心肺复苏术之余,还可以通过这本图文并茂的手册来学习生活中其他常见的急救知识。在场的各位老师纷纷表示本次常用急救知识讲座非常实用,不仅给自己也为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提供了安全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