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觉得工作推进困难?为什么工作效率不高?为什么我们常常遇到工作推诿的现象?让我们走进卢飞霞书记的读书分享会,或许会找到答案。
5月22日,在小剧场324会议室,浙江大学团委副书记卢飞霞老师就自己读《致加西亚的信》的收获与心得与团委的老师们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100多年前的一个傍晚,出版家艾尔伯特·哈伯德与家人喝茶时,讨论起了美西战争。大家都为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喝彩,而哈伯德的儿子伯特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战役中真正的英雄不是加西亚将军,而是罗文中尉,那个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受此启发,一篇名为《致加西亚的信》的文章诞生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问得太多,做得太少。”这是卢飞霞书记从书中为我们找到的病症。罗文在接到命令时并没有问“加西亚在哪里?”,而是立刻竭尽全力去完成。卢书记认为这代表了一种绝对的执行力与服从,正是我们现代人所或缺的。人们在接受任务时总是反复询问,过于依靠外界的力量,在执行过程中,也总是拖拖拉拉,永远有借口,推诿问题也层出不穷。因此卢书记号召大家学习“罗文精神”:热忱、友善、不计回报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卢书记还提到了《圣经》中无花果的故事:耶稣从伯大尼出来时远远的看见一棵无花果树,树上有叶子,结果他发现里面一点果子也没有;所以他就咒诅那棵无花果树,说从今以后永远没有人吃你的果子。无花果树本无果,为何受到耶稣的诅咒?沈书记解释道“如果你做你自然而然该做的事,你用什么打动我?”无花果树只有努力开出了花接出了果方能受到赞誉,而我们也只有做不一般的事,抑或把普通的事做到不一般,方能成为不平庸的人。
只要你渴望成功,渴望做得更好,就一定有办法。卢书记在分享会的最后与大家共勉道“想别人不敢想的事,冒别人不敢冒的风险,做别人不敢做的美梦,走别人不敢走的路,唯有此,才能趋于完美”。
文/陈池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