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概况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资料下载 求是青年报 工作研究 各类专题 党员之家
 新闻动态
团委新闻
青春风采
院系动态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院系动态 > 传媒学院
寒冷冬夜,让幸福课给你一点温度 ——记心理讲座“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
阅读次数:238 [2016-12-01]

       2016年11月29日晚,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教学主楼426举办了一场题为“幸福课: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的讲座,讲座的嘉宾是著名的知乎心理学领域大V,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中国临床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陈海贤老师。这个夜晚,尽管寒冬已经笼罩了杭城,但426教室中座无虚席。

        正如本次讲座的主持人刘岩老师所说,接连下了好几个星期的雨的杭城需要持续的晴天来温暖,而我们的心灵也也需要一些养分来滋养。陈海贤老师首先以“改变为什么难以发生”作为切入点,用能引起大家共勉的“拖延症”开始了今晚的讲座。

        为什么我们会有拖延症?为什么我们去健身房、好好读文献的大志总是难以达成,以至于我们的生活总是处于下定决心努力奋斗然后斗志被慢慢磨灭,于是又回到起点的状态?这都是颓废与奋进两端的驱力互相拉扯的结果。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正试图用解决问题的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困境,然而,人生却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矛盾的产物,如果用解决问题的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困境,就必将陷入两个矛盾端互相拉扯的循环中。

        陈老师提出的解决方法,就是用更大的图景引出更大的问题,来消解小问题。只有跳出这个问题,创造一个新的情境,才能让原先让人烦恼的问题有被解决的可能,只有在问题之外找到一个新的目标,选择一种创造性的人生,才能摆脱维持问题本身的现状。

 

        创造型的人生是选择来的,而不是获得的,因为创造是我们基本的本能;这种选择,不是基于可能性或者现实性考虑而来的,而是自己发自内心真正想要,而非委屈求全。那么,该如何实现愿景?陈老师着重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回答了“能力不够该怎么办”的问题,无论是生理上——大脑末端的可塑性,还是心理层面上,我们的能力都会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成长,能力会随着愿景不断成长起来。

        在讲座的最后,同学们与陈老师进行了真诚的交流。在寒冷的冬季、繁忙的就业季、紧张的冬学期,我们或多或少都需要一些心灵上的交流或启示。希望我们都能在前行的路上遇到更好的自己,也遇到更好的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