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现管院学子的风采,传承管理学院文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社会责任”的未来领导者和高级专业管理人才,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博士生会等团学组织共同承办的管理学院大型年度品牌活动――2011年浙江大学第三届管理文化节于3月15日正式拉开帷幕。
本届文化节开幕式,我们有幸请到了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波教授为众多管院学子做题为《过不寻常的大学生活——找到自己所钟爱的》的导读报告。
3月15日晚上六点半,在紫金港国际会议中心138室,浙江大学第三届管理文化节准时开幕。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波,副院长张钢,党委副书记阮俊华,校团委副书记潘健,管理学院团委书记蔡荃,团委副书记柴妍冬以及兼职辅导员邬溪羽老师出席了本次开幕式。开幕式由09人力资源管理学生、管理学院学生会主席助理袁铭主持。
在轻松愉快的暖场视频过后,主持人介绍了到场的各位领导以及老师。随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阮俊华老师致开幕辞,在介绍了本届管理文化节概况的同时,也提出了三点要求:一、各团学组织高度重视本届管理文化节,尽心尽力地打造出属于管理学院的优秀品牌;二、实施确实可行的措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本届管理文化节之中;三、各位管院学生思考自身的发展计划,在管理文化节中寻找机会,促进自身成长。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阮老师宣布本届管理文化节正式开幕。

此后,管理学院学生会主席卞伟简要回顾了往届管理文化节,并着重介绍了本届管理文化节的四个篇章——“商海泛舟际”、“学海引航时”、“薪火相传间”、“风采正当年”以及其中的品牌活动。这四个篇章,展示了管理学院的风采与精神,也是对管理文化的进一步阐释。在讲话的最后,学生会主席卞伟号召在座的管院学生积极参与管理文化节,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本次开幕式的主体部分是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波教授的主题报告《过不寻常的大学生活——找到自己所钟爱的》。
开场部分,吴晓波教授延续了一贯的幽默风趣的风格,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在场同学之间的距离。首先,吴教授对管理文化节的举办表示了高度的赞同,并认为管理除了高效率的资源配置,还应该有文化在其中,以人为本,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随后,吴晓波教授从“求是精神”和竺可桢老校长的两个问题出发,向在座的各位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梦想和理想的区别何在?在引发同学深入思考的同时,吴教授又分析了当今的一些社会现象,认为现今社会陷入了一个误区:效率第一,从而忽略了在管理的文化价值。吴教授希望管院学子能够真正反思人类骨子里的自私,追寻自己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
对于过不寻常的大学生活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追寻,吴教授举了数个发人深省的例子,从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到美国的“五月花号公约”,从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到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论》……通过这些例子以及吴教授的讲解,大家对如何过寻找自己所钟爱的事物以及追寻人生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此后,吴教授又向大家举了几个关于理想和创新的事例,希望浙大的学生能够坚守自己的理想,不断创新,开拓属于自己的未来。
当吴教授谈及这个时代时,他向在座的学生提出了几点建议,同时希望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时代的精神,抓住时代所赋予的新机遇,让自己不断地成长、发展,并最终找到自己所钟爱的。


在接下来的提问环节中,吴教授与在座的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无论是关于社会文化以及信仰的问题,还是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疑惑,吴教授都一一评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深刻见解供学生参考。

2011年浙江大学第三届管理文化节开幕式暨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波教授导读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结束。在这场报告会中,在场的学生通过吴教授的讲话以及与其的交流,受到了深刻的启发,对过不寻常的大学生活有了更新的认识,对今后的人生选择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相信在接下来的各项活动中,求是学子能够感受到本届个管理文化节特有的精彩。
图/柴妍冬,孙宵柳;文/鲍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