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分类引导,不仅是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向专业化、针对性转变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共青团组织积极应对外部挑战、巩固组织凝聚力的现实需要。对于青年学生群体,如何根据不同年级、专业等要素,进行细化的思想工作,并实现有效的思想引导,是我校共青团工作的重中之重。回顾试点工作一年来,我们看到了勤勤恳恳为学生担当“引路人”———团委老师的身影,他们用一言一行引领着青年学生树立正确思想、提升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同时,我们也听到了参与其中“行路者”———求是学子的声音,他们的感受和收获是思想分类引导工作最好的回馈。
———详见第六版《求是园中的引路人与行路者———来自思想分类引导工作活动中的声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时代的脉搏需要牢牢把握。我校各级团组织坚持继承基础上的创新,通过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将思想分类引导的具体化要求“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帮助学生找准方向、健康成长。药学院“学生形势政策宣讲队”以新颖的形式、巧妙的设计使我们有了掌握形势与政策的新窗口;建工学院“民工讲师团”,用我们的真情感知民工的心声,用我们的知识点亮他们的生活;丹青学园“卓越之道———人物访谈”,通过提供行业最新的动态,分享优秀榜样的成才经验。
———详见第七版《诠释分类引导共话青年成长———来自分类引导工作活动中的典型案例》
在众多院级团委思想引导案例中,媒体类为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的思路;正面教育类唤起大学生对学院、专业的热爱;校园组织类激发了校园民主的活力;同伴影响类传承了丰厚的经验与人文底蕴的积淀;校园文化类不仅丰富校园生活,也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教育培养的目的;实践体验类阐释“以专业服务于人即实践”的新概念。这些案例告诉我们,思想分类引导关键是引导青年在合适的“分类”中正确而全面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
———详见第八版《思想引领百家争鸣分类培养异彩纷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