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国家精品课程《物理学与人类文明》下课的是同学们一如既往的掌声,而主讲的叶高翔老师也像往常一样被同学们围绕着,耐心地回答同学们抛出的一个个问题。待同学们都渐渐散去后,叶老师非常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并就势找了地方坐下开始接受我们的访谈。
难忘师恩,传承师德。谈及学生时代难忘的时光,叶老师道出了他的硕士生导师巩尧贵(音)先生,一位非常耐心、精通五国语言、一手漂亮板书的优秀教授,还有叶老师的博士生导师张奇瑞(音)先生也对叶老师的科学研究和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的这两个老师刚好互补,我的硕士生导师非常重视打基础,尤其是数学方面的基础,他非常重视这个,一定要我们把基础打好;我的博士生导师非常注重创新,一定要创新,不创新就不要搞科研。”两位先生为人师表,他们努力的工作、敬业的态度、待人的宽容和高尚的师德都成为了日后叶老师从事教学时对自我的重要考量。每每谈到两位先生时,叶老师的感激与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为师偶然,工作努力。在那个研究生凤毛麟角的年代,叶老师并没有在毕业后读研究生,而是凭着对物理的热爱留校工作了。从修理实验仪器、为导师准备实验,再到做助教帮助老师批改作业,最后走上了讲台,而在此期间,叶老师也完成了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学习。从那时走上讲台后就一直走到今天,并将一直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下去。叶老师说虽然读大学期间没有想过以后会做什么,但是成为老师这个职业的每一步都似乎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在谈及“在浙大享有高人气的秘诀”时,叶老师谦虚地表示“所谓秘诀嘛就是努力工作,就是花时间,这个比较重要。”无论是校选通识课,还是专业课,叶老师都是花了很大精力备课和准备的,叶老师相信“在浙江大学只要上课花了精力的老师上课都会上得非常好”。而同学们的反响自然不会辜负叶老师的付出。
兴趣第一,培养创新。最后谈到有什么对于08、09级新物理人寄语的时候,叶老师反复强调说,“希望同学们选到自己喜欢物理,喜欢并要为之奋斗,奋斗要讲究方法”,考虑工作就业也无可厚非,“但我认为重要的是兴趣”。“希望同学们不要太专,要学得广一点,综合素质最重要”,“将来无论是压多少压力都能再起来,这点也是很重要的”。而当谈及叶老师在各个场合都反复强调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时,他说“同学们在大学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模仿的过程”,“当然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但是有从模仿到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希望同学们在大学里学好基础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同学们做任何事情都考虑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反过来做行不行,我不这么做又怎么样,为什么不这样做不行,就是要有一种批判怀疑的态度。要有一种被模仿的意识。”只有创新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之林,面对社会的种种盲目模仿,叶老师表达了他的担忧,但他从民族的未来看到了希望,希望年轻一代能完成从“今天的模仿”到“明天的被模仿”的蜕变。
当叶老师看到我们赠送的物理系文化衫时,非常高兴和欣赏。这是一件由06级学长学姐们设计的文化衫,它体现了一个物理人的智慧与幽默。叶老师看着上面熟悉的图案和各种符号感到很欣慰,小心地折叠好后放好了。

虽然只有短短半个小时的访谈,但健谈的叶老师和我们分享的一点一滴都会让我们受益一生。叶老师无愧是我们的榜样,无论做学问,还是做人都堪称我们的楷模。虽然叶老师现在杭师大任职,但是我们为他依旧是浙大物理系的一员而骄傲和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