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上午,第七届潍柴动力汽车创新大赛决赛答辩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永谦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报告厅顺利举行。
大赛自4月份开幕以来,吸引了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39所学校报名参赛,经资格审查和作品初审,从64份作品中评选出了10份入围作品参加决赛答辩。参赛作品涵盖了汽车节能与能量回收技术、汽车舒适与安全性能提升技术、汽车新型动力与传动技术这三大类型。入围决赛的作品也是各具特色。决赛的10支队伍分为上下半场各五支进行答辩,答辩设为PPT展示和评委提问两个环节。在PPT展示环节,各位参赛同学分别从设计背景,设计思路,设计的优点以及实物展示或仿真模拟进行展示,许多队伍的创新思路和动手能力让人眼前一亮,其中,评委们对来自山东理工大学的“用于车辆的振动能量回收发电装置”的实物模型展示表现出了极大地兴趣。在提问环节中,评委们眼光独到,问题总是能很好的涉及同学们作品的核心。而参赛队员也虚心接受老师们的建议,纷纷表示要从自己作品的问题环节进行改进。经过近3个小时的紧张答辩,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全自动变形汽车”和山东理工大学大学的“一种用于车辆的振动能量回收发电装置”两个作品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肯定,分获一等奖。
比赛点评中,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所长俞小莉教授表示参赛同学的作品都体现出了较高的水准,这样的创新大赛就是要让同学们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作品,她提出创新一定要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并不是没有土壤的信马由缰。她希望各高校的同学可以积极地交流,互相学习,开拓大家的思维。
希望在今后潍柴动力汽车创新大赛中能够涌现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让大学生的创新为我国的汽车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