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纵不能知得失,亦可别有一番体悟。在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留下了我们寒假社会实践小组的脚。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很短,却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与太深的体悟。
第一日的学习主要立足于中国的近代史,从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回瞻中国共产党在那个硝烟弥漫却热血沸腾的年代所创下的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画面。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于子三前辈的英勇事迹,作为一名在校学生却能为崇高的事业奋斗着实令人敬佩。在“浙大自治会致蒋介石的信”前,三名同学久久驻足,逐字逐句地阅读这份珍贵的信件,还原历史场景。在那动荡艰苦的年代,爱国有志之士,抛头颅洒热血,不顾安危,奋勇争先。而于学长也同许多烈士一般,逃不过惨死狱中,但他的事迹与精神会永远被后人学习和敬仰。不仅如此,如今祖国腾飞发展,繁荣昌盛,与每一位先烈息息相关,感恩现在,缅怀过去,是二十一世纪青年共同的情怀。站在新世纪路口的我们,与前辈的专一和奉献精神相比,确实渺小许多,但我们仍然坚信,在诸多前辈的引领下,我们能够把握当下,抓住机遇,尽己之责,奉献国家。第一日果然不虚此行,得知纪念馆将举办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程的展出,我们实践小队欣然决定继续开展第二次的十八大精神学习。
在开学前新能源寒假社会实践小队再次来到了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这次的主题是学习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程,探讨大学生反腐倡廉的内容、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首先加深自身对反腐倡廉思想的理解,并在开学后于班级里展开对反腐倡廉思想的讨论或开展大学生对反腐倡廉的了解的调研,从而切实帮助现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既是一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坚持反腐倡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发展史。从1927年在武汉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员会,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再次强调反对腐败,直至2002年胡锦涛同志的“两个务必”重要论述,把反腐倡廉放在党政建设的重要位置。同时,我们在纪念馆显示屏上目睹了一些血淋淋的教训:1952年天津公审刘青山、张子善大会;成克杰,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死刑;胡长清,江西省原副省长因犯受贿罪、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死刑。在这次反腐倡廉的展出中,我们受到了很好的廉洁教育,学习廉洁人物精神,学习廉洁文化从而树立起廉洁自律,知诚讲信,爱岗敬业的品质,用聪明才智为人生路,为社会主义建设打好基础。
反观大学,本应是传授和学习知识的殿堂,老师教书育人,学生求知明理,本着为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着,然而就在这神圣之殿下也存在这一些不和谐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人已不满足于简单的吃饱穿暖,于是,“吃”要吃高档的,“穿”要穿名牌的,就连用的也不能马虎。手机,电脑,mp3已被不成文的归为进大学校门的三件必备,更有甚者开着私家车来上学……学生中攀比之风的兴起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更是廉洁文化所禁止的。
立足当代,展望未来,对腐败之事,应尽己之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首先要端正态度。贪图享乐、一掷千金成了生活的全部,完全忘记了入党时的誓言和“共产党员”的称号。如此腐朽的思想,堕落的行为终会导致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巨大损失。我们需勿以恶小而为之,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被社会上的丑陋现象迷惑自己的双眼,从自身做起,力戒贪念,绷紧“遵纪守法”这根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