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浙江大学学生节是浙江大学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落实学校“六高强校”战略,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在体现学生为本理念、强化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培育学生品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活动自2014年12月开展以来已连续举办两届,以“健康、快乐、成长、梦想”为主题,为期一周,以12月31日这一天为活动主节点。由学术科技、爱校荣校、文化艺术、趣味体验、成长梦想五个篇章打造的全面、丰富、详尽的活动集群覆盖浙江大学六大校区,其中欢乐迎新餐、花车大巡游、新年狂欢夜、科技文化展、社团活动体验、趣味互动专场等精品项目给师生们留下深刻印象,学生节已成为一个具有思想性、教育性和多样性的专属浙大学子的节日。
◎主要做法和实施过程
学生节的开展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成立学生节组委会,由学校领导亲自担任学生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分管校领导担任学生节组委会主任,二十三家职能部门、学生组织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校团委。
(一)立足基层,全员参与
学生节筹备期间,通过组委会的广泛发动,各部门、各院系积极参与,38个院级单位、10余个校级部门和20余个学生组织结合各自特色,主动设计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在学生节期间展现文化风采。据统计,每届学生节都能征集到活动150余项,包涵了文艺演出、趣味互动、体育赛事等各个类型。学生节一直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在整体设计规划方面,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学生节标识、吉祥物、纪念封、明信片、主题曲,组织参与各项活动。学生节标识、吉祥物在经过学生自主投稿、作品初评、专家评审和大众投票等环节后,确定为“明日之星”;学生节主题曲《浙里正青春》,由浙大学生作词、作曲、演唱,既体现浙大学子的青春活力,又朗朗上口易于传唱,在广大师生和校友中得到了一致好评,并被大量转发。
学生节logo
(二)协同筹备,保障到位
学生节期间,通过搭建矩阵式保障体系,确保学生节各项工作顺利圆满进行。一是完善协同合作体系,推进活动部署落实。为确保学生节各项工作按计划落实,组委会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分工表和时间进度表,通过组委会会议、校区专题会议,讨论学生节整体方案和重点工作部署,探讨多项创新性举措和活动设计。二是完善资源支持体系,加强活动后勤保障。学生节活动众多、需求量大,涉及安全保障、后勤服务、水电供应、交通管制、设备提供等保障工作。组委会先后召开紫金港、玉泉、西溪校区后勤保障协调会,每个活动承办单位在会上与各后勤保障部门逐个对接解决,做到重点项目全力保障,其他项目重点关注,确保学生节期间各项后勤保障工作顺利进行。
(三)注重宣传,立体传播
为了做好全方位的宣传工作,组委会提早谋划,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建立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一是采用线上线下互动宣传模式。线上通过学校办公网页、微博、微信、论坛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线下通过传统纸媒、校园显示屏、喷绘、横幅、海报等载体宣传,同时制作吉祥物、主题曲光盘、明信片、纪念粮票、活动地图等文化产品加深活动印记。二是积极对接校内外媒体。浙江日报、浙江卫视、人民网、中新网、中国青年网等媒体都对学生节活动进行了报道;优酷、腾讯等视频网站也对学生节主题曲《浙里正青春》进行了转发,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学生节手绘地图
◎工作成效
(一)涵育创新思想,提升文化自信
浙大学生节从整体规划到活动设计,都充分体现出学校和广大师生的首创精神。无论是将学生节停课写入校历,绘制校园迪斯尼活动地图,还是请全校学生免费享用“欢乐迎新餐”,举行大规模的花车巡游,在国内高校中都可谓创新性的举措。学生节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学校领导、院士、专家教授通过各种形式积极主动参与到学生节中来,众多师生、校友、家长在论坛、微博、微信等平台留言赞誉,向社会传递浙大人的自豪与荣耀。
(二)收获各界好评,积累学校声誉
学生节的成功举办,也向社会各界传递了浙大“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学生家长们通过报道了解学生节,纷纷表达对学校人文关怀的充分认可;学校合作单位、捐赠单位和奖学金设立单位等,也都通过各类形式感受学生节、参与学生节。学生节也一直得到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浙江日报、浙江卫视、钱江晚报、都市快报、杭州网等媒体均对学生节活动进行报道,浙江经视、影视文化频道还对学生节当晚的迎新晚会进行了现场直播。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浙江大学官方微信、微博发布的信息累计阅读量达175万人次,收到同学们评价76万条,有效提升了活动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三)传递育人理念,引领文化风尚
学生节期间通过举办“名校长与名企业家高峰论坛”、“新尚杯”全国大学生创业邀请赛、C9高校学生会主席论坛、校友论坛等活动,邀请全国学联主席、国内近50所兄弟院校代表、校友代表参与学生节活动,积极传播浙大“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促进高校间育人方式的交流学习,向社会传递浙大精神。不少兄弟院校在得知浙大的创新性举措后,也纷纷表示希望前来观摩学习。
◎经验与思考
(一)深化活动立意,强化文化引领性
学生节在设计时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注重活动的思想性和引领性。学生节结合上述几点,积极提升其内涵品质。一是积极体现思想引领功能。学生节期间,组织开展了青马论剑之“青年学子的人生理想与责任担当”专题讲座等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二是紧抓学术育人环节。通过开展院士专题报告会等活动,搭建学术平台,营造良好科研氛围。三是发挥公益榜样力量。通过挖掘典型、树好榜样,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对青年学生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学生节巡游队伍
(二)围绕学生需求,尊重学生主体性
学生节一直坚持“学生设计、学生主创、学生参与”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一是体现在学生节活动的整体策划执行上。学生节从活动的整体策划到具体设计,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创造力和能动性,既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二是体现在学生节各类文化产品的开发设计上。在首届学生节学生自行设计学生节LOGO、吉祥物、活动地图的基础上,第二届学生节又在学生中征集创作了主题曲和明信片,在广大师生和校友中得到了一致好评。
(三)突出品牌文化,提升文化影响力
校园文化是大学教育的有益补充,提升校园文化品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了做好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工作,组委会提早做好宣传方案,借助线上线下的互动宣传、校内外媒体的持续关注做好宣传工作。同时,学生节注重节日文化的营造,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将活动主节点设置在跨年当天,在新年的大环境下热烈开展,为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奠定基础。在品牌文化经营上,组委会经过两届积累,形成了一套节日文化用品,包涵了标识、吉祥物、明信片、纪念封、主题曲等文化介质,进一步加深文化记忆,促进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