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了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已成青年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命题。浙江大学“蒲公英”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自1997年启动以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校内最具影响力和参与度的创新创业赛事。近年来,围绕“蒲创”逐步形成了以良渚创业育成中心为实践基地,“圆正天使”、“阿里极客”等基金为资源支撑,以“亚洲青年创业训练营”、“蒲公英青年创业峰会”为国际交流平台的多层次创业教育体系。孵化出了一大批好的创业项目,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大学生创业者。
◎主要做法和实施过程
(一)精耕细作,提升蒲公英创业大赛层次
一是强化制度保障。推动出台《浙江大学“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管理办法》(浙大党办〔2015〕27号),明确主体责任,制定激励政策,提高“蒲创”及相关赛事的规范化程度。二是强化以赛促教。四年来参加“蒲公英”及“创青春”创业竞赛的创业团队220余支,直接覆盖2000余人次。通过“蒲创”大赛,有一大批青年学子接触创业、了解创业、体验创业。三是强化技术创业。依托浙江大学学科优势,引导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实践价值的科技创新作品投入创业,提升创业作品的技术前沿性。四是强化改革创新。瞄准全国重大赛事的发展,不断进行自我革新。2015年起“蒲创”赛事由原来单纯的创业计划竞赛丰富为具有创业计划赛、创业实践赛和公益创业赛的系列赛事品牌。
浙江大学第十届“蒲公英”大学生创业大赛开幕
(二)集聚资源,多渠道构建创业教育平台
一是强化品牌培育,不断拓展创业教育培训。围绕“蒲创”赛事,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知名创投和企业家开展创新创业讲座、沙龙等培训活动,年均20余场,覆盖2000余人次。二是强化项目实训,开展创业模拟实验。通过“蒲创”赛事培育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训练项目40项,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1100余项,累计获得中央和省财政经费支持近600万元,一大批项目通过“国创”、“省创”的实践平台逐步走向成熟。三是强化师资资源,成立创业师资成长中心。建立与杭州知名创投人士、知名教授、相关领域专家、企业家及杰出创业校友的长期合作关系,成立了创业师资成长中心,为“蒲创”提供更多校内外导师资源。
结合蒲公英大学生创业大赛搭建六大创业支撑平台
(三)强化出口,搭建创业项目成果孵化平台
一是促进竞赛项目成果孵化。会同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蒲创”大赛设立近7万元奖金,并启动“创业苗圃”培育计划。二是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会同浙江大学圆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设立10万元的“圆正天使”创业基金。会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设立创新创业孵化基金200万元。成立浙江大学大学生创业发展中心,获捐100万人民币创业奖学金。三是举办创业教育高峰论坛。邀请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时任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新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唐立新、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冯正明举办“著名企业家对话名校校长创业教育高峰论坛”。邀请新东方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真格天使投资基金创始人徐小平、优米网创始人王利芬等举办“中国梦•创业梦”大学生创业高峰论坛。四是搭建资本对接平台。会同浙江卫视,举办“资本相亲会”浙江大学专场,会同浙商创投、真格基金等知名风投,“蒲创”多支团队获得风险投资。“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践赛金奖团队杭州米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包括深创投在内的6000多万风险投资。五是成立创业项目孵化中心。联合杭州市余杭区,启动浙江大学良渚育成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争取到了1000万元的创业孵化基金和近1000平米的创业孵化阵地,“蒲创”赛事现在已有12支团队获得共计210万的经费支持,均已先后入驻良渚。
浙大学子在“创青春”全国创业大赛中喜获佳绩
(四)注重实践,推进建设高层次创业合作平台
一是强化成果对接,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平台。联合浙江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科研院、工研院等实体单位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平台,建立了“学研产用”四轮驱动的科研成果转化模式,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了项目支撑。二是强化国际交流,建立大学生国际交流互访机制。主办“未来科技城•蒲公英”两岸四地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吸引来自两岸四地13所知名高校的14支队伍参赛;邀请新加坡管理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40余名优秀学生参加浙江大学首届“蒲公英”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峰会,并建立了定期的互访机制。三是强化阵地建设,建立大学生“虚”、“实”两大创业园。基于大学生创业热情高,但创业成功率低的现状,一方面建立大学生虚拟创业园,模拟社会大学生创业园情境,为大学生在校内开展模拟公司运营提供广阔的平台;另一方面,联合浙江大学创意科技园,开辟了万平米级校外创业孵化基地,争取了杭州市西湖广告产业园区相关优惠政策,为创业团队实战落地提供房租补贴、无息贷款、税费补贴等扶持政策。
◎工作成效
重大赛事成绩取得新突破。在俄罗斯举办全球公益创业峰会中,我校团队荣获金奖。在中、英、美三国工程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球重大挑战峰会中我校团队获得唯一金奖。学校多次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优胜杯”及“优秀组织奖”;学生团队累计荣获“挑战杯”、“创青春”大赛全国赛特等奖、金奖10项,参赛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浙大学子在全球重大挑战峰会荣获唯一金奖
创业人才培养取得新发展。“蒲创”赛事涌现出了“个推”董事长方毅、“滴滴”打车创始人陈伟星、米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毛靖翔等活跃在国内创业界的青年领军人物。同时有效地覆盖了在校学生,近四年来,参与“蒲创”竞赛或“蒲创”延伸的“国创”、“省创”实践的学生近万名。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以“挑战杯”等系列赛事为龙头,逐步构建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全方位推动创新创业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经验与思考
“蒲创”赛事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因此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思想育人,即通过精神引领、意识培育和知识建构来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道德意识。“蒲创学院”在创业教育体系设计的过程中,始终围绕“育人”这一核心目标,实现创业能力与创业品德的双重教育。
“蒲创”赛事以实践体验为路径。对于高校创业教育的一个主要困难在于如何让学生在了解创业理论的同时,能够接触创业实践过程。“蒲创”积极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搭建平台。一方面立足“实战”,通过“国创”、“省创”加强创业项目培育,鼓励大学生创业项目立足市场需求、瞄准前沿技术;另一方面注重校企合作,加强项目资本对接,为有潜力的创业项目落地提供帮助。
“蒲创”赛事以国际交流为助力。加强创业教育交流,有助于交流创业教育领域的心得体会,有助于学习借鉴国际创业教育方面的先进经验,有助于激发创新创业的灵感与智慧。依托“蒲创”举办首届“蒲公英”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峰会,邀请新加坡管理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知名高校的老师和同学,开展多地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交流活动。通过课程讲座、创业沙龙、创业竞赛和企业参观等活动形式,搭建国内外高校间进行交流切磋的平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推动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拓宽青年学生的国际视野。
“蒲创”赛事以学科资源为依托。大学生创业教育要注重知识含量与科技水平,注重与大学生自身的学科专业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调动他们创业的积极性。“蒲创”注重挖掘学校优势学科资源,引导大学生基于专业知识背景寻找创业途径和机会,最大限度的激发大学生创业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