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首页 > 工作案例

自我认知与同伴认可 ——地球科学学院团支部集体发展日志

编辑:admin 时间:2016年05月27日 访问次数:581

◎案例背景

学院团委弘扬“求是创新”精神,紧密围绕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地球科学系目标,全面推进思想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和组织育人工作,注重加强学生专业和集体认同感,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校园生活中,提高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地球科学学院青年学生践行青春使命,共筑中国梦想。

习总书记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地球科学学院在全校各学院之中就人数而言规模较小,但这不意味着它的力量也小。特别是在这个由普通学生、国防生和民族生组成的多样学院中,提高青年团员的自我认同度和集体归属感是建设好团支部、学院团委的基石。加之近年来提前确认专业至我学院的学生比例逐年增高,帮助新生更快接受专业、更好理解专业、更多发挥专业也是学院团委的职责所在。大二到大四,院团委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号召各支部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营造爱吾学、爱吾所在的学院风气。

◎主要做法和实施过程

以建设爱吾学、爱吾所在的集体风气为目标,学院团委近年组织和牵头举办的院级、支部活动频度适宜、意义丰满且精益求精。主要从帮助团员自身提高和帮助支部建设两方面入手,从确认专业到毕业前夕都制定了适宜的活动。为了促进青年团员在本科阶段的健康成长,特别关注到一些对自身专业和未来方向迷茫的同学,首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所在的专业,其次促进支部建设,让相互带动的作用发挥起来,使得人数较少、力量较弱的支部也可以很快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兼顾学术与生活,主要开展了以下五个阶段的活动。

(一)抛砖引玉·专业宣讲

每年学院都会组织一场从学院教授至优秀前辈的专业宣讲会,向对地球科学有兴趣的大一同学们介绍地科学院的专业,帮助同学们解决选择专业上的困惑。此外,学院还推陈出新,充分结合新老团员互动和支部建设活动,开展了直系专业的专业之旅活动。由高年级学生组织和带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上本专业可以实践和展示的地方,向低年级同学更好地介绍专业,也促进跨年级之间的交流。

201512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大气科学专业的同学携手举办了专业之旅宣讲交流活动。参与出游、讲解答疑的学长学姐来自两个专业各个年级六个不同的班级,不仅为大一同学们做了详细、全面的介绍与解答,更借此机会促进了同专业跨年级的交流、增进了直系的情感。还有来自丹青学园、地球科学学院的三十多位同学参观了浙江省自然博物馆,这是针对地质学和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宣传活动。

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解答了低年级同学们的疑惑,使其对地质学和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有了更加深刻、切实的了解与认识,更加深了学院内各年级同学们间的联系与友谊,打下了支部建设的第一块基石。

(二)众人拾柴·地学节庆

地科学院团委紧紧围绕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系的奋斗目标,着力构建文化育人的工作格局,继承优良传统,以创新工作的理念,开创工作新局面,大力弘扬发展地学文化。其中地球科学节是学院推出的品牌活动。普及地学知识、增强保护环境和防治灾害的意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是地学节的一贯宗旨。

2012年的地球科学节开展了“博学篇”、“领航篇”、“炫彩篇”三个环节,具有浓厚地学特色的活动轮番登场,为校园文化增添地学异彩。

2013年,第十四届地学节的举办丰富了青年团员的课内外生活,传承和发扬了地球科学文化,增强了团员的专业认同和集体归属感。地学节的内容分为:“水之画——保护水资源签名活动”、“路之标——专业宣讲会及学长交流会”、“风之歌——杭州休闲骑行活动”、“学之旅——参观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石之言——矿石化石地质展”、“后记——地科系羽毛球大赛”。“水之画——保护水资源签名活动”是地学节的开篇。322世界水日当天,在紫金港校区文化广场举行一个保护水资源的主题展览,同时发放与水资源相关的书籍,并且呼吁大家在横幅上签名,唤起其保护水资源,爱护地球的意识。“风之歌——杭州休闲骑行活动”针对青年团员开展,在工作人员向导的带领下,通过几条经典的自行车骑行路线领略杭州的魅力,感受古都的文化。“路之标——学长交流会”于413晚在紫金港校区西一309举行。该交流会的举办使基础年级青年团员们对地球科学的理解更为深刻。2013519,“石之言——矿石化石地质展”在紫金港文化广场举办,旨在向全校同学展示岩石魅力,让同学们对大自然了解更多,从而懂得更加和谐地与自然相处。

2013511,浙江大学第十四届地学节“学之旅参观浙江自然博物馆”活动如期举行。此次博物馆之旅,通过讲解员的精彩讲解与生动有趣的现场体验,让同学们领略地球科学、生命世界的风采,提高同学们学习科学自然知识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对神秘多彩的大自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2013525,为丰富同学们的生活,增强集体荣誉意识,促进专业年级之间的交流,本届地球科学节特地增加了体育赛事——地科学院羽毛球大赛。该羽毛球比赛竞争激烈、精彩万分,锻炼了青年团员的身体,促进了青年团员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其集体荣誉感。

http://gs.zju.edu.cn/wescms/sys/filebrowser/file.php?cmd=download&id=10488

“石之言——矿石化石地质展”在紫金港文化广场举办

(三)学海泛舟·学术专精

1.推进学习中国梦

2013年,地球科学学院开展了“我的中国梦——地学人的中国梦”主题演讲赛,引导青年学生结合自己所学所思阐述自己的中国梦;此外,学院也结合“中国梦”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读书报告学习活动,旨在鼓励同学们自主自发地学习、关心国家动态和党情进展。在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年轻的党团员增强了责任意识,加强了理想信念,坚定了“践行青春使命,共筑中国梦想”的心。

2.开展理学大讲堂

学院根据各专业需求,定期开展理学大讲堂讲座活动,邀请著名学者和教授前来分享学术成果并作报告,为本科生提供了可贵的学习资源。

http://gs.zju.edu.cn/wescms/sys/filebrowser/file.php?cmd=download&id=28345

地质学之地震反演相关讲座

20144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1101团支部在城西银泰和周边地区开展了主题团日活动。15名团支部成员积极踊跃,组成一支小分队,在丰潭路上进行了实地考察。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专业所学知识,对城市CBD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探讨与思考。而资环1201团支部则开展了杭州市城中村现状调查与存在问题的研究,分小组深入各个城中村进行实地调研和采访,形成了完整的课题报告并与指导老师交流讨论,很好地将学术与支部活动结合在一起,展开非常有意义的支部建设活动。此外,地理信息系统的同学们也利用所学的遥感技术在紫金港校区进行了航拍和图像处理活动,真正把专业所学付诸实际运用。

(四)同窗情深·主题团日

院团委十分鼓励各支部多多开展团内活动,以增强同窗情谊、维系团结纽带,各支部也积极响应号召,保证一学期至少两次的主题团日活动,日租、素拓、读书分享会、团内辩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得支部变得更加紧密与团结。

比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1101团支部展开了以“青春追梦放飞梦想”为主题的团日活动,鼓励同学们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相联系,并自信勇敢放飞梦想,追逐梦想;地理信息系统1001团支部和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1001团支部来到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博物院,开展“青春·使命·中国梦”主题团日活动,去了解我们的光荣辉煌的历史,加深支部成员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解;地球科学系2013级研究生团支部开展素质拓展活动,激励我系研究生深刻领会自身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磨砺意志、坚定理想,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地理信息系统1201团支部积极响应校团委践行核心价值观·青春共筑中国梦主题,在高家庄休闲庄园进行了素质拓展活动。

(五)未来航向·职场准备

学院每年面向高年级学生开展就业辅导讲座、优秀毕业生求职经验分享会和面试能力训练等活动。如201511月开展的无领导小组面试技巧主题沙龙,旨在帮助同学们提高无领导小组面试的技巧,懂得运用心理学为自己加大成功筹码。沙龙邀请了一些有经验的同学来分享自己在找工作过程中积攒的一些面试技巧,人文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等各个专业的同学都参加了分享讨论。

◎工作成效

地科学院开展一系列团支部建设活动,促进青年团员完成在学院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认知和同伴认可阶段,从进入学院到毕业离开划分三个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举办全方面帮助团员成长、团支部发展的活动,几年的实践下来收到了不错的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阶段一:摆正学业心态,树立良好精神风貌。一系列的活动使青年团员更好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求是创新”校训教育,认知自我可能性、认同专业发展潜力,让团员能够更好理解和内化这些理想信念,做一名自信而优秀的地科学生。

阶段二:增强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团员集体归属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学业、生活、交友方面促进团支部健康发展。活动让每一名团员认知自己的魅力,认可同学的魅力,形成团结凝聚的支部家庭,共同应对学校生活遇到的问题,也使得团委的各项任务与活动得以更好地完成。

阶段三:充分应对未来——毕业班团员的教育不仅是辅助他们就业择业或者继续深造,更应该注重前期引导,提早培养能力,加强支部内、支部间的交流,做好信息互通与分享。

目前,各阶段的学生基本都对院团委安排的成长辅助活动表示满意,团委也积极接受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已经在各个活动版块进行了不少完善。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建设工程的安排还会根据专业情况的变动和学生的具体需求及时更新与改进。

◎工作经验与思考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地科学院是一个拥有国防生、民族生等特殊群体的综合性学院,它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学院希望每一名学生都能拥有包容开放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专业和大学生活。地科学院此项发展建设项目结合学院学科特点,借助学院平台、依托支部力量,广泛调动团员青年积极性,帮助他们从初识专业到完善自我认知与修养,认清理想和方向,把握际遇与机缘,谋划人生、开拓未来。

在实施过程中,团委及各支部也不断思考活动理念以及活动开展方式是否切实可行,是否符合当前团员青年真实所需状态,是否能够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各专业学科特点不一,学生的发展方向有所不同,学院层面不可能一把抓地举办适合所有人的活动,因此需要积极调动支部力量,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进行创新和改进,开展团员真正喜爱、真正有所收获的活动。同时,可以给予团支部更多增进感情、发展完善的空间。活动的类型也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和立意的深远,不能一味进行浮于表面的玩乐活动,而应认知到作为浙大学子,对学术发展的责任、对校园老师的感恩、对未来的深造与发展等,都应在本科阶段形成一种清楚的意识。这些都可以融入到系列活动中,帮助团员树立正确向上的理念,积极健康地成长。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 2016 技术支持:创高软件 本日点击数:234 在线人数:5 本日访问人次:215 总访问人次:305307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