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首页 > 工作案例

不以善小而不为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感恩·回馈”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编辑:admin 时间:2016年05月27日 访问次数:421

案例背景

积极参与、组织学校及社会的公益(志愿者)活动是控制学子的优良传统,这展现了同学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为群体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近些年来,控制学子继续秉承优良传统,以长者、幼者为服务对象,以感恩、成长、责任、奉献为主题,在校内校外开展了一系列公益(志愿者)活动。通过团学联、研究生会以及控志者之家、仁爱志愿服务队等学生基层骨干组织的发动引导,同学们纷纷报名参加学院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加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更强化了同学们作为浙江大学求是学子的责任意识。

◎主要做法和实施过程:

(一)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仁爱长者

1.慰问退休老教师系列活动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优良美德,让退休老教师度过温馨愉快的节日,2013年至2015年重阳节、元旦期间,控制学院仁爱奖(助)学金获得者们带着全体师生的问候,分赴多位退休老教师家中慰问,表达了学院与同学对为控制学院奉献了一生的老师们的深深敬意与感谢,同时也为老师们的退休生活带去了新意。

慰问退休教工活动有来自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同参加,活动参与者每次联络走访大约35名退休教师。同学们从活动中了解到了往昔岁月的艰辛,在老教师前辈们的鼓舞下,对自己的未来道路充满了憧憬与信心。

老教师们对控制学院的现状都十分关心,同学们将学院的情况从不同方面向他们进行汇报,得到了他们对学院的高度赞扬。老教师们也勉励同学们在异常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才能抓住身边的机会。同时,老教师们还十分欢迎同学们经常去他们家中走动。走访活动加深了退休教师与同学们间的了解,让同学们更加接近老教师群体,也让老教师们了解到了学院的近况,充分体现了学院对他们的关怀。

2.母亲节明信片邮寄公益活动

510日是母亲节,为向母亲表达感恩之情,学院团学联青志部每年在紫金港校区文化广场举办免费给母亲寄明信片的活动,同学们踊跃参加,纷纷写下了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最真挚的祝福。活动中,青志部的部员们搭好帐篷,邀请路过的同学写下自己对母亲的祝福。同学们纷纷被吸引过来,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恩。小小的帐篷下挤满了同学,浓浓温情让帐内充满温馨。百余张明信片上写下了满满的祝福,携带着浓浓家思寄往天涯海角。愿每一位母亲都能收到这份祝福,也祝天底下每一位母亲幸福快乐。

(二)思念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关爱儿童

1.小学科技启蒙志愿者活动

学院研究生志愿者团队与求是小学结对,为小学生们带去多场科普讲座。例如光学知识普及的科普讲座,来自控制学院的同学们分别从光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以及实际应用等角度给求是小学4-6年级的小学生们做了详细的讲解,并利用光学教学仪器演示了反射、折射、色散等光学现象,展示了凸透镜、凹透镜等仪器的作用,使一个多小时的科普讲座内容精彩而又充实。讲座中不仅有有趣的知识讲解,也有志愿者们与同学们的互动、讨论,整个课堂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愉悦的环境中学到了许多知识。

还有的志愿者从专业出发,以当今主流的传感技术为主要内容,为同学们讲解了人体中的传感系统和机器人控制系统,列举并介绍了常见的视觉、光、声、压力、温度等传感器,展示了当今前沿的传感器产品,让小学生们对各类传感器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使他们对控制系统、反馈等定义形成基本的概念。讲座后主讲老师认真听取同学们的疑问并做出解答,鼓励同学们要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向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勇敢前进。讲座不仅仅可以使同学们对科学产生兴趣,还可以在同学们的心里埋下一颗科学求知的种子,激励他们进一步探索、学习。

2.控“志”者之家四点半课堂活动

由于学校的作息时间与家长的工作时间不一致,不少小朋友们回到家后常常无人照看,不能积极地完成家庭作业。在了解到化纤社区这种情况之后,控制学院团学联青志部积极组织控“志”者之家志愿者成立四点半课堂爱心家教活动组,从四月初到六月底,每周一至周五下午430-5:30派出志愿者前往社区,帮助社区的小朋友们更好地完成作业,在家长下班之前这段“真空期”照看他们。在两个多月的活动期间内,每天都有志愿者抽出宝贵的课余时间前往社区。在活动中,志愿者们积极解答小朋友们的问题,为他们的每门功课提供帮助。有些小朋友很淘气,不愿意写作业,然而在良好的氛围之下,也能够安静地坐下来完成作业。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志愿者们的努力让孩子们有了不少的收获,同时志愿者们也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生活,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在活动中,同学们践行奉献精神,传递浓浓爱心。四点半课堂活动组的同学还将把这个活动做下去,为小朋友献出爱心,送去关怀。

http://www.cse.zju.edu.cn/wescms/sys/filebrowser/file.php?cmd=download&id=115350

志愿者在给小学生做课余辅导

3.科技馆志愿服务活动

学院研究生会与省科技馆建立了长期志愿服务活动联系。周末许多家长带孩子到省科技馆参观,管内人流量很大,为缓解管内工作人员压力,学院不定期选派一些志愿者来到科技馆为参观人群提供服务。七个小时的志愿者活动,很多志愿者都是从头站到尾,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游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这次志愿者活动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感受了科技的魅力,还使自己对志愿者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探讨。虽然这次志愿者活动是短暂的,但它带来的快乐和感动会让志愿者们铭记一生。

4.仁爱奖助学金志愿服务小分队书籍募捐活动

学院仁爱奖助学金志愿服务小分队由学院内仁爱奖助学金获得同学组成。为履行大学生社会义务,体现传递仁爱精神,弘扬求是学子的志愿服务精神,在2015年上半年,该小队发动针对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醒民镇龙马完小学的图书捐赠活动。龙马完小学位于醒民镇西部,坐落在川黔交界处翻坪山脚下的醒民镇马蹄村五组,是一所典型的边远贫困山区学校。201310月,浙江省仁爱慈善基金会向龙马完小捐赠了“仁爱书屋”,为学校提供了一批书架、图书、课桌、凳子、电脑和多媒体等专项设施。在学院和浙江仁爱基金会的协助下,志愿者们与该小学负责老师联系了解到学校的运作情况,并根据在校小分队的情况,制定出募集图书的方案,并在两个月内最终共募集到低年级小朋友适用的书籍200余册,全部书籍于85日送抵该小学书屋,充实了小学图书馆的图书内容,志愿者服务小队受到了当地负责老师的诚挚感谢。

(三)为人服务,手有余香——社会公益服务

1.太子湾志愿者活动

每年的春天,太子湾公园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太子湾占地面积不小,每天的人流量非常大,对游客的管理也就成为了公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对太子湾公园的井然有序有着重要的意义。学院团学联青志部承担了部分太子湾志愿者的招募、选拔与带领工作。活动通过CC98、海报、志愿者库通知等方式进行宣传,同学们度活动的反应也很积极,前后共有一百余人报名。在一天的服务时间中,他们对游客进行指引,协助交警进行交通指挥,同时对部分游客的随意踩入花丛、践踏草坪等行为进行劝导,维持景区的秩序。八个小时的志愿活动,所有志愿者都是从头站到尾,就连吃饭也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草草完成。他们用自己的热情与微笑充分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得到了游客们的赞赏与肯定。

2.十一断桥志愿者活动

国庆“十一”假期,杭州西湖以她特有的魅力,吸引了全国各地无数游客游览,而名扬天下的西湖断桥更是人人必赏的景点之一。为了协助景区解决游客偏多的问题,也为了帮助游客更加愉快地完成西湖之旅,学院控“志”者之家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理念,在十一期间与岳庙管理处团委一同组织了志愿者活动,参与断桥处的管理。几十名热情的志愿者小伙伴们为建设“美丽杭州”添砖加瓦。他们与景区工作人员一起指引游客、解答游客疑惑,同时参与指挥交通,防止出现拥堵。

十一断桥志愿者服务,不仅有效地改善了西湖景区的游览秩序,也培养了志愿者服务群众、甘于奉献的品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理念也得以真正体现。相信明年依然会有青志的靓丽身影,装点魅力西湖。

http://www.cse.zju.edu.cn/wescms/sys/filebrowser/file.php?cmd=download&id=170612

控制学院团学联青志部十一断桥志愿者

◎主要成效:

学院一直以“学养兼修”为人才培养理念,在不断强调学生科学技能提升的同时,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怀进行引导。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形成了以学生基层组织骨干为主要组织力量,以面向老人、青少年以及地区性活动为主的三个方向的系列志愿活动,每年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大约十场,志愿者不仅包括了控制学院同学,还覆盖到其他学院和校区的同学。

活动提升了同学们的视野,凝聚了同学们对于求是学子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活动中,同学们克服种种困难,如学业时间紧、被服务对象难于提前规划、经费不足等问题,端正了自身的服务意识,立足自身的特长与大学生的优势,较好完成了志愿者服务。同时学院通过评奖评优以及相关表彰活动,对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同学予以了相应的肯定,志愿者们在校外体现了浙大学子的精神风貌,在校内塑造了良好的学生价值观念。

◎工作经验和思考:

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内容,本学院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的开展,得益于几个方面。首先是学院对于人才培养工作尤其是德育引导的部署和重视,德育素养单单依靠讲座报告是不行的,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去感知。其次是志愿活动的组织,应该依托学院特点,包括学科方向和基层学生组织,立足于现有的技术资源和组织资源,才能在工作中突出重点和特色,有效地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最后,要善于通过评估评价方法,树立优秀的学生榜样,让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工作的同学能够积极营造健康良好的活动氛围。同时,针对我校不同年级不同学历同学的学习生活特点,如何开辟更为丰富的基地,吸引更多同学参与并发挥其特长,将成为团学联下一个阶段的思考重点。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 2016 技术支持:创高软件 本日点击数:226 在线人数:1 本日访问人次:209 总访问人次:305295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