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首页 > 工作案例

科学文化进社区 健康生活入人心 ——动物科学学院“科普知识进社区”宣讲实践活动

编辑:admin 时间:2016年05月27日 访问次数:2634

◎案例背景

动科学院学子除了学习扎实的专业技能、掌握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的科研素养外,一直希望能够学以致用,真正地服务社会,希望通过走出校园、深入社区、了解基层、服务百姓,以自己的所学惠及人民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为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尽绵薄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动物科学学院团委设计策划了“科学文化进社区,健康生活入人心”——科普知识进社区宣讲实践系列活动,并一直将这个项目持续至今。该项目获得了2014年度浙江大学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

◎主要做法和实施过程

“科普知识进社区”宣讲实践活动系学院团委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以“科学文化进社区,健康生活入人心”为主题,以“肉蛋奶的品质鉴定”、“水产品的选择辨别”、“优质蜂蜜的选择”和“宠物的日常养护”等方面为切入点,将动科学院相关专业所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以海报、展板、易拉宝、书签、小册子或三折纸、科普小玩具等生动、有趣的图文形式传播给社区百姓,同时开展宠物义诊、蜂蜜质量辨别和试吃、科普知识有奖问答、科普讲座和视频播放等形式帮助社区百姓了解科学常识,获得便利和帮助,普及科普知识,传播健康的生活理念。

(一)活动内容

1.科普知识宣讲

向社区百姓宣讲科普知识和健康常识,主要包括“肉蛋奶的品质鉴定”、“水产品的选择辨别”、“优质蜂蜜的选择”和“宠物的日常养护”等方面的科普知识,将动科学院相关专业所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各种形式传播给社区百姓,同时进行现场答疑。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还普及一些健康常识和生活常识,包括当下社区居民比较关心的问题。如在H7N9禽流感发生后,及时增加了社区居民关心的禽流感病毒预防等内容。

2.宠物义诊

安排动物医院医生和研究生进行宠物免费义诊,为社区宠物寻医问药提供便利,同时提供饲养指导。

3.蜂蜜质量辨别和试吃

普及蜂蜜挑选的标准,同时提供优质蜂蜜试吃活动,由杭州蜂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赞助提供了纯天然优质蜂蜜。

4.科普知识有奖问答

为了增加活动的参与面和趣味性,设置此环节,吸引更多的百姓加入到活动中来,让大家更充分地学习科普知识。

5.其他趣味性活动

设置了“打保龄球”、“用筷子夹乒乓球”等趣味性较强的游戏环节,希望通过这些游戏能够进一步提高居民们参与的积极性。

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

(二)活动过程

1.活动前准备工作

项目由学院团委牵头,整合了研博会、本科生分团委志愿者中心、入党积极分子等力量,同时也在学院范围内进行招募,确保了人员。

活动启动后,首先与杭州不同社区负责人进行沟通,确定活动时间、场地,做好进社区的准备工作。在了解社区百姓日常生活中主要涉及的问题后,确定活动的针对性内容。

其次是根据社区实际,设计制作宣传和科普材料,最终设计完成了海报、横幅、易拉宝、三折纸、书签、科普宣传册、科普问答卡片,根据需要准备活动物资。

第三是志愿者招募、培训与分工。招募志愿者,进行科普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争取能让每个志愿者都掌握主要宣传材料的全部内容。然后将人员进行分组,使每个人明确自己的任务,做好充分的准备。考虑到需要大量普及一批社区,将招募的志愿者进行分组,每组10人左右。

最后是做好前期宣传工作。本活动以杭州社区居民为主要受众,活动宣传形式以海报,横幅,宣传单等为主,生动浅显,老少皆宜,以把活动预告到社区百姓为主要目的,同时可要求社区管理部门通过公告、通知等形式协助通知。活动海报主要张贴在社区宣传栏和住房楼下,活动横幅提前悬挂在社区各主干道口。

2.活动现场及新闻报导

确保每次活动顺利进行,在个别社区,也由于天气、时间原因,相对参与群众较少,志愿者克服困难,主动走到社区各个地方吸引群众。活动后,及时把新闻发布在学院网站和微信平台、学校团委网站、求是潮网站等。

3.活动开展情况和总结

系列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认可,活动每次都能吸引很多的群众来参与、学习,起到良好的科普知识宣传效果。同时,学院参与活动的科普志愿者,也通过这样的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了实践技能,拓展了职业素养,加强了服务基层的水平。活动可以说是获得了“双赢”。

居民认真听志愿者讲解

活动自2013年初启动以来,如火如荼地开展,来自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们组成了“科普进社区”志愿者小队,先后走进了拱墅区映月社区、西湖区水秀苑社区等共12个社区,共计进入社区16次,接受咨询服务的群众达1600多人次,发放科普宣传材料达1800多份,发放书签近三千份。

◎主要成效

“科普知识进社区”宣讲实践系列活动,给了在校同学一次接触社会、服务群众的机会,并初步探索出一个可操作性强、与专业结合程度高、受到普遍欢迎、可以持续开展的志愿者活动项目。实施成效良好,较好地达到预期目标。

——服务群众,增强志愿服务精神。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曾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科普知识进社区”宣讲实践活动中,同学走出学校,走进社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为社区居民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充分体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学以致用,促进专业知识学习。在活动中,志愿者同学要特别学习自己专业知识中与实践和生活结合的非常紧密的部分,深入理解,才能切实服务群众,同学们看到了专业的用武之地,加强了专业认可,促进了专业学习。

——不断改进,提升综合能力素质。活动中,需要志愿者提前联系社区、设计活动,在活动中与百姓沟通,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帮助社区居民了解相关知识,活动后进行总结,对下次活动进行改进。一次又一次的志愿者活动,让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在活动中增强能力、提升素质。

——持之以恒,形成志愿者工作品牌。活动从2012年开始设计、2013年正式启动以来,已经开展了三年多,学院和志愿者同学探索出一个可操作性强、与专业结合程度高、受到普遍欢迎、可以持续开展的志愿者活动项目,可以作为志愿者工作的一个品牌长期坚持。

◎工作经验与思考

活动要尽量结合学科特点,依托专业优势,这样比较容易得到学院及教师的支持,并能动员院系的一些资源和力量,并广泛调动所有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促进同学的专业学习。

“在实践中学习”的理念永远不会过时,跟实践结合,与服务社会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受锻炼、增知识、做贡献、长才干,是一条可以长期坚持的准则。

在实施过程中,学院团委也在逐渐思考活动理念以及活动开展方式是否切实可行,如何让志愿者工作常态化,形成传统项目,除了不断地完善细节、形成流程,另外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持之以恒,坚持做好一件事很不容易,但长期的坚持可以产生持久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 2016 技术支持:创高软件 本日点击数:162 在线人数:5 本日访问人次:152 总访问人次:305181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