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首页 > 工作案例

守望相助 润物无声 ——后勤集团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

编辑:admin 时间:2016年05月27日 访问次数:1921

案例背景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白发苍苍,却是“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有这样一群人,曾经为我们今天的幸福奉献出青春,到了需要人照顾的岁月里却没有子女的欢声笑语,没有儿孙绕膝的热闹,没有节日喜庆的祝福,是的,他们就是“空巢”老人。据统计,浙江大学求是社区内80岁以上老人近900人,“空巢”老人600余人。如何帮助这些老人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如何给这些老人带去些许精神抚慰,正是后勤团委开展关爱“空巢”老人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目的。后勤团委充分调动青年团员积极性,为求是村“空巢”老人提供生活上的帮助、精神上的关爱,探索关爱“空巢”老人的新思路。

◎主要做法和实施过程

后勤团委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服务以来,通过制定关爱活动计划,发出关爱“空巢”老人倡议,得到了广大青年团员的积极响应,共计服务老人800多人次,开展结对子、送货上门、定期走访等关爱活动共计数千次。

(一)打造一张浙大求是村敬老助老金名片

活动伊始,后勤团委组建了一支以青年团员为主的志愿服务队伍。这是一支由收银员、理货员、采购员、仓管员、送货员等岗位青年团员组成的队伍。他们虽然没有漂亮的简历、没有很高的学历、也没有什么专业的技能,但他们有着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共同追求,有着“助人自助,乐人乐己”的共同情怀。

就是这样一个团队,他们通过努力建立了完善的老人基础资料信息库,登记了老人的姓名、年龄、住址、生日、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子女信息等全面的资料。制作爱心联系卡,明确具体联络人员,并送到老人们手中,覆盖了99%以上的空巢老人。

 
  说明: E:\!超市事业部\青年文明号\关爱“空巢”老人服务\2014年\温馨提示12.png

 

 

 

 

 

 

 

 

青年文明号爱心服务卡

(二)为求是村老人提供一项私人订制服务

青年团员们在工作中都是有心人,对经常需要帮助的老人都会做好基本情况登记,只要老人一个电话或一条短信,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为老人提供帮助。对于超市目前没有的商品都会详细记录需求,主动联系供货商,不计利多利少尽量满足老人的需求。

在送货时,不管老人住在几楼,送货人员都会主动把货品送到家中,帮助老人放置妥当。例如,272楼某户两位老人眼睛不好,3116楼某住户老人腿脚不便,他们平时都是直接打电话到超市,超市给老人详细介绍商品,再把需要的商品送过去;求是村的住宅多半没有电梯,老人们上下楼梯颇为不便,因此超市不光送货,还会顺手把老人们订的报纸、牛奶等带上楼去,走的时候帮他们带走垃圾等。虽只是举手之劳,但无意中传递的是信任,是真诚。“浙大人自己的超市”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超市青年团员们的行动指南。

 

 

 

 

 

 

 

   

青年团员给老人送大米              老人赠予锦旗

(三)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传承

每逢端午、重阳等传统节假日期间,青年团员们都会来到老人们的家中,看望慰问老人,与老人亲切交谈,帮老人解决生活困难,为老人们送上浓浓的节日问候。

201235日学雷锋日,青年志愿者来到求是村14202室,看望慰问现已90岁高龄,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浙大高分子物理系退休教授凤老师。2014528日端午节前夕,青年志愿者们将早上刚煮好的香喷喷的粽子送到求是村40户“空巢”老人家中。

 

说明: 5.JPG说明: E:\!照片\2012年\2012.3.5学雷锋日看望空巢老人\IMG_9476.JPG

志愿者服务社区老人

2015129日临近农历新年,青年志愿者俞金芳、陈黎阳等人冒雨将食用油和大米送到老人们家中。54幢王惊涛老人是浙大前书法协会会长,儿子是飞行员烈士,常年独居在家,看到志愿者他拿出了自己的多幅墨宝相赠,勉励年轻人乐观向上、奋勇前进。

志愿贵在志。组织一次志愿活动、参与一次志愿服务并不难,关键是把志愿服务项目长期坚持下去, 后勤团委的青年团员们虽然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仍能心系这些可敬可爱的老人们,默默关心关怀着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很好的传承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四)营造与同乐的氛围

后勤团委充分发挥青年团员才艺,每年都与学校 “守望工程”志愿服务队、离退休老人越剧团、街道社区等一起,组织各类文艺汇演,丰富老人们的生活。

2012513日共同举办 “携手夕阳梦,感悟求是情”母亲节主题活动;20131013日重阳节,青年团员将自编自导自演的舞蹈“回娘家”献给老人们;2014114日,在浙大超市南门的小广场举办《金秋颂歌 梦圆中华》文艺晚会等等。

“关爱老人,从我做起”,青年团员们用热情之手,从点滴做起,用实际行动去帮扶更多的老人,为老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工作成效

后勤集团团员青年用近二十年的坚持,走进社区、走进基层,围绕求是村困难群体开展志愿服务,用一次及时的伸手、一声贴心的问候、一抹灿烂的微笑,真正把服务送上老人家门,把援助送到老人手中,把爱心送进老人心里,这是后勤集团践行精细化贴心式服务的一个缩影。为此,后勤团委浙大超市荣获了“2008年浙江大学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荣誉称号,并于2011年被杭州市西湖区授予“金夕工程居家养老服务网点”。

通过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活动,后勤团委形成了完善的爱老、助老服务机制,掌握了求是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解决了老人们的日常购物困难,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活动也让青年志愿者们领会了中华民族“孝”文化的意义,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德。

通过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的开展,团员青年在志愿服务旗帜下汇聚集结。一批优秀青年争当志愿服务精神的倡导者、弘扬者、践行者,发挥着青年志愿者生力军作用,将志愿活动自觉升华为一种生活新常态、时代新风尚,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收获光荣之感、快乐之情。

◎经验和思考

关爱“空巢”老人活动,在校离退休处、校团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已建立了良好的服务机制,加上深入的调查和详细的情况登记,以及与求是社区的积极联动下,青年团员志愿者才能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在求是村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活动。

后勤团委在开展此项志愿服务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将“爱老助老”服务更好的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如何避免助老服务形式单一的困局,开展更多适合老年人的志愿服务形式。作为学校的后勤服务部门,利用工作之便为这些没有儿孙绕膝的“空巢”老人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能从中得到温暖和关爱,是我们的责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爱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后勤团委今后将继续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替学校政府分忧,让老人生活更加安心、舒心,让老人子女更加放心、省心,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后勤团委向全社会倡议:从身边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主动关爱这些为社会、为家庭贡献了自己青春的老人们,给他们带去温暖、带去欢乐,营造一个尊老、爱老的和谐社会氛围!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 2016 技术支持:创高软件 本日点击数:186 在线人数:5 本日访问人次:173 总访问人次:305223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