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在国家和平崛起的重要历史时刻,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实现“中国梦”,是外语人才在新时期的重要历史使命。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就业岗位变化频繁,国际市场更是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外语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更要以能力为导向,强调复合交叉,强调国际合作。因而,实践已经成为外语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即学习不仅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发现一些很好的国内外实践交流信息没有得到传承,很多学生不知道学院有多少实践平台和机会,学长们又曾经尝试了什么样的实践。为了更好地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学院团委思考联合党团,设计各类实践经验传承分享,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共同成长。
◎主要做法和实施过程
学院团委以党建带团建为立足点,从基本问题和实际需求出发,由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牵头,实行党团联动,开展线上和线下活动,以“传承”为切入点切实解决外语学子社会实践信息沟通不畅的困境,为高低年级之间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
(一)制作实践建言册,建言传承共分享
建言册根据低年级同学最关心、最需要的问题进行整理。首先在网上发放问卷,对同学们的实习经历进行普查。然后由高年级同学牵头,在各个行业、各种实习通道中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和建设性的问卷,向撰写者约稿,将他们最希望和同学分享的实践经历和体会汇编成册,让建言册成为实践建言的传承纽带,联动全院各个党支部、团支部,将受众群体最大化。建言册还以电子书籍的方式向各团支部传播分享,方便以后对内容进行修改补充。
实践建言册的封面
(二)学长交流会,经验交流助成长
为更好地搭建高年级优秀学生与低年级团支部的沟通平台,由各年级党支部牵头组织,邀请毕业班优秀学长开展学长交流会。每年的5-6月份,大一、大二、大三的党支部都会面向全年级组织一次学长交流会,每级学生每年可以听取不同的毕业班学生的经验分享,学生能够结合学长经历,慢慢探索明晰自己的发展方向,减轻大四时面对毕业选择时的迷茫和焦虑。高年级学生经验分享交流会内容涉及社团经历、出国交流经历、社会实践经历、实习经历等。学长学姐在交流的时候也会不时穿插一些个人的感悟,内容充实而有意义,直接受益学生达600余人。会后,有的学生通常还会留下来跟学长学姐做深入的探讨,获得更具针对性的回答。高年级优秀学生不仅对低年级同学在日常社会实践中所遇到的疑问做了解答,也为青年团员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迷茫指明了方向。
毕业班优秀学长交流会
(三)深度实习总结交流,知行合一齐发展
为了给同学们走向社会提供更好更宽广的锻炼平台,在外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深度实习项目越来越完善。自举办以来,每年暑期深度实习都有将近200位学生参与。深度实习的四个显著特点为:利用既有资源,发扬经验优势;紧密结合课程,提升专业能力;采取多种形式,践行知行合一;弘扬求是精神,树立浙大形象。外语学院成功举办了2014年度、2015年度暑期深度实习成果交流总结大会,并专门制作了《深度实习总结册》。这些宝贵经验能指导外语学院在未来更好地开展暑期深度实习,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的实习机会,也督促学生不断扩充专业知识,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举办深度实习成果交流总结大会
(五)对外交流成果展,多元文化创人才
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学院每年都会派出大批学生参加校院两级对外交流项目。2015年5月22日,在外语学院团委牵头下,“我与TA邂逅的故事”——外语学院对外交流成果展示会成功举办。学院团委提前调查汇总了近50个校院两级交流项目信息,发布给同学分享。交流成果展示会也向大家介绍了外院学子曾经参与过的、涉及多个国家的几十个校院两级交流项目。来自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翻译六个专业及中国留学生代表团队以多种形式进行了成果汇报交流。汇报交流的形式主要有小品编排、视频采访等,让同学们对交流项目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为外院学生走出国门开展学习研究搭建了良好平台,为中外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氛围。
“我与TA邂逅的故事”——举办对外交流成果展示会
◎工作成效
(一)党团联动,服务青年
本项目的很多活动都由团委或党支部、团支部牵头,党团联动,共同为青年的成长努力,不仅拉近了学院内部各个组织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很好地扩大了党支部、团支部的影响力,增强了院组织为同学服务的意识。
(二)经验传承,信息共享
本项目以各类实践经验传承为目标,通过展示、分享、交流,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除了现场展示外,还特别制作了《实践建言册》、《深度实习总结册》、《外语学院出国交流信息一览表》等材料,为学院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优秀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有效沟通的桥梁,为低年级学生在面对未来选择时可能会产生的疑惑提供了解答的平台,以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三)线上线下,渠道多样
本项目注重线上的宣传,运用学院团委官方微信平台推送介绍,特别是建言册汇编成册后将其制作为品相精美的电子书,通过线上在各个年级和党支部中传播。另外通过现场展示、文本书册等方式,注重线下的分享展示,从两个方面尽可能覆盖到更多的学生。
(四)模块多样,多种需求
本项目从实际问题出发,解答同学们关于企业实习、暑期实践、出国交流等的疑惑,从多个角度出发,共同服务于学生成长的实际需求。实践模块与同学的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满足了学生的各种需求。
◎工作经验与思考
总体来说,本项目重在资源优化,服务学生。建言册的制作、学长交流会以及各种实习交流的成果展示等,都践行了外语学院学生进行实践经验交流的传统,打破学院内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一方面让低年级的同学更早更全面地了解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为高年段同学提供了资源共享的平台和服务学院的机会。总体来说,这是一个资源优化、服务同学的活动。同时,这些活动也秉承了“传承”的精神,在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之间搭建了互通的桥梁,使优秀学长学姐的经验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补充,对于外院学子今后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同时,这些活动从实际问题出发,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角度着眼,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策划活动的时候,也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使该项目不仅得到了直接分管副书记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分管副院长的大力支持,在经费上也获得了支持。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党支部和团支部之间的关节被充分打开,团结协作,有效地增进了院内的凝聚力,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和团组织的影响力和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