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首页 > 工作案例

爱无止境 医路相伴 ——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医路相伴”志愿服务活动

编辑:admin 时间:2016年05月27日 访问次数:2610

案例背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顺应国家新医改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要求,于20091月正式开始筹建。20108月,医院首批新员工入职,在各家附属医院参加住院医师等各类培训工作。一家缺乏独立主体的新医院,如何将分散在各附属医院的员工凝聚起来,凝练属于浙医四院的办院理念、使命和核心价值观,打造富有浙医四院特色的高水平、高素质医疗人才队伍,或许我们可以从医院陈亚岗院长提出“医务工作者必须怀揣仁爱之心,经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必须把志愿服务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一块内容去做实、做好”这一句话中获得启示。201010月始,医院同仁陆续参加或开展各类志愿者公益活动,服务社会,传播大爱,并于20144月正式成立“医路相伴”志愿者团队,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目前团队人数已突破260人,赢得了义乌市老百姓的广泛认同和赞誉。

◎主要做法和实施过程

20101016日医院组织开展义乌市福利院重阳节医疗关爱活动开始,医院志愿者团队通过义诊服务、健康宣教、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结对、急救培训、捐衣捐书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或短期或定期的志愿者活动,尤其是积极参加中国“微笑行动”,将大爱播撒到祖国各地,极大地提升了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有效推进了医院“求是、合作、仁爱、卓越”的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成形。

(一)展专业之所长,健康宣教传播科学

作为浙江大学的附属医院,医院肩负着开展和传播优质先进的医疗专业服务的使命。为不断提升医院青年医务工作者的综合服务能力,将优质医疗服务和科学健康知识带给义乌的老百姓,医院从2010年开始与义乌市当地社区卫生院结对,开展疾病诊治、治疗培训、知识传达等健康宣教活动,受到了当地卫生院医务工作者和老百姓们的大力欢迎。2014年医院组织绣湖广场大型义诊活动,将医疗关怀与服务回馈给义乌老百姓。在医院开业之初,由医院院领导分别带队走入医院周边的街道社区和村庄,开展义诊和宣教,将健康知识传递到基层第一线,深受老百姓们的欢迎和赞誉。

01

开展“走进社区 共享健康”义诊活动

医院在义乌落地生根,为进一步拓展健康服务渠道,在2015年肾脏病日,医院志愿者团队走入义乌市福田小学,将有关肾脏功能和肾脏病预防的小知识通过卡通图案和诙谐的语言传递给小朋友,同时制作了告家长书,让每一个孩子从小时候就建立爱护肾脏的好习惯。

(二)树爱心施仁心,关爱福利院老人

为进一步培养医院青年员工的奉献精神和爱心服务意识,医院选择在志愿者活动时,充分发挥医院员工的专业技能,提升医院员工的仁爱之心。以义乌市福利院作为医院志愿者活动的第一站,医院分别在杭州和义乌两地开展志愿者工作。其中在杭州定点杭州市第二福利院,志愿者每周一次为老人提供量血压、测血糖等基本医疗服务,更主要是传播健康知识,陪老年人说说话聊聊天。在义乌定点怡乐新村福利院,筹建班子尚在杭州期间,医院志愿者团队就保持每两周一次的关爱活动。关爱活动日,成为老年人期盼的好日子。

关爱活动现场

举办医疗关爱活动

医院在杭州筹建5年有余,在杭州期间,医院员工均安排在华家池校区住宿,为感恩回馈华家池校区,医院在华家池校区组织义诊活动的同时,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健康1+1”活动,由医院2-3名志愿者员工结伴与华家池校区的空巢老人结对子,除了给老人健康关怀之外,也帮助老人解决很多生活上的各类问题,得到老人们的一致好评。

(三)大爱播撒千里,积极参加中国“微笑行动”

中国“微笑行动”是专门为贫困家庭的唇腭裂及头面部畸形患儿提供免费救助治疗的公益慈善活动,1990年由韩凯和林静医师发起,历经25年的坚持,中国“微笑行动”先后组织150余支志愿医疗队,行程百万余公里,为全国30多个省(区、市)的近30000名贫困家庭的患儿和患者提供免费手术和相关治疗,还他们应有的微笑和尊严。有人说,“微笑行动”是一次传递“微笑”的长征,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自2013年以来,医院一群风华正茂的护理志愿者员工平均每年6-8次赴广西、贵州、云南、新疆、西藏、青海等边远地区参加中国“微笑行动”,将大爱传递到祖国的大江南。因为在中国“微笑行动”中做出的积极贡献,医院志愿者团队获得了中国“微笑行动”2015年度优秀志愿者团体奖,原浙医四院手术室科护士长周敏燕获中国“微笑行动”2015年度优秀志愿者称号。

21

 

我院志愿者团队获中国“微笑行动”2015年度优秀志愿者团体奖

(四)壮团队扬公益,招募社会志愿者

20144月,医院为更好地开展志愿者活动,打造志愿者团队品牌,通过反复征集、讨论,确定了志愿者团队名称——“医路相伴”,并制定团队章程,设计团队服装。同年1031日,为顺利推进医院的开业试运行,医院正式组建成立“医路相伴”志愿者团队,践行“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精神,在目前已有一大批青年员工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上,面向义乌市招募社会志愿者,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温馨便捷的志愿者服务。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目前医院社会志愿注册人数已突破260人,其中有230人通过培训并参加志愿者服务,平均每天参与服务30-35人次,累计服务时间已超过25000小时。这些身穿“绿马甲”的志愿者被广大患者及家属亲切地称为“暖心人”,志愿者们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感动了义乌这座城市,因此在2015年度高票当选“感动义乌”人物。

◎主要成效

如今,浙医四院“医路相伴”志愿者团队已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志愿者管理模式:社会志愿者与医务人员志愿者协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医院全体志愿者秉承医院“求是、合作、仁爱、卓越”的核心价值观,怀揣仁爱之心,“经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将这种乐于奉献、不求回报的高尚精神品质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在医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体志愿者的共同努力,浙医四院“医路相伴”志愿者团队获得了很多荣誉。医院志愿者团队获得了中国“微笑行动”2015年度优秀志愿者团体奖,原手术室科护士长周敏燕获中国“微笑行动”2015年度优秀志愿者称号。2013年加入志愿者团队的吴青青,因为在志愿者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荣获2015年医院“最美浙四人”称号。医院以社会志愿者团队为主的绿马甲志愿者团队,荣获 “感动义乌人物助人为乐”奖,义乌市市委书记盛秋平亲自为志愿者团队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杯。在义乌市志愿者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医院“医路相伴”志愿者团队荣获“2015年度义乌市优秀志愿者服务集体”,吴青青获得“2015年度义乌市优秀志愿者”称号。

◎工作经验与思考

“打造一流的医疗水平,推崇均质化服务理念,拥有倡导奉献的公益特性。这是公立医院的一个特性,一定要坚持。当个人利益和社会公益发生冲突时,要倡导奉献精神。”这是医院院长每次在新员工入职岗前培训时都会讲到的内容。医院高度重视每一位员工对医院文化的理解,通过志愿者活动将公益之心播种,传递公益正能量。

医院成立志愿者办公室,由专人负责志愿者团队的安排、培训与管理服务工作。医院已经连续两年组织“服务楷模志愿者”的颁奖活动,对于在志愿者岗位上表现突出的个人,医院给予其肯定和表彰,同时进一步促进院内院外志愿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医院大力宣传志愿者活动,通过各种新闻媒体报道志愿者工作的先进事迹,进一步营造和烘托热心公益、奉献爱心的氛围,推进志愿者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 2016 技术支持:创高软件 本日点击数:198 在线人数:5 本日访问人次:184 总访问人次:305245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