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首页 > 工作案例

经纶成器 济世在怀 ——经济学院“开讲”系列讲坛

编辑:admin 时间:2016年05月27日 访问次数:665

◎案例背景

“经世治道是我国历代文人雅士所追求的崇高理想,充分体现了经济学学科所蕴含的人文主义色彩。经济形势的发展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了解经济学知识有助于我们形成体察社会的思维方式,开拓感悟人生的全新视野。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在经济学领域有所追求的莘莘学子,仅仅停留在课堂聆听与探索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需要有在思想高度上有所感悟的导师引领方向,需要有在实战领域中摸爬滚打的前辈分享经验,需要有在日常生活中共同奋斗的榜样碰撞思维。在这种背景下,学院推出“开讲”系列讲坛,通过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邀请导师与同学们交流分享,在弘扬文化、普及知识的同时建立一个校内校外的沟通平台,为培养更多的卓越经济领域人才贡献力量。

◎主要做法和实施过程

(一)主要做法

“开讲”系列讲坛主要分为四个模块,包括“形上谓道·先生讲授”、“思睿观通·学者感悟”、“唯学无际·商界精英”和“海纳江河·经院榜样”,分别邀请校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校友企业家及学院优秀学生等为同学们带来一系列的精彩讲座。主要内容如下:

1.形上谓道·先生讲授

大学教育唯有以价值观聚神铸魂,德行并重,方能培养栋梁。多年来,求是校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浙大学子,深深烙印在每一个求是人的血脉之中,而浙大的名师高人,则是行走着的求是精神标杆,为同学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作为漫漫前路的引航人,他们与浙大学子共同探讨求学治道的奥义,感受经济学领域中独特的人文情怀,回归本真,追求卓越。

2.思睿观通·学者感悟

经世治道,心系天下,这是经济学人孜孜不倦的崇高追求,而经济思维作为当今时代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能够带领人们打开生活的另一扇大门。课堂中的知识汲取往往是有限的,课本之外融入社会的感悟则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开讲”系列讲坛邀请多位学院著名专家学者,以渊博深厚的学识、鞭辟入里的阐释为同学们带来精彩的学术盛宴,使同学们在聆听中感悟,在交流中成长。

3.唯学无际·商界精英

如今,“创业”已经成为了浙大学子的高频词汇,而商场也逐渐成为广大学子探索的阵地。基于此,“开讲”系列讲坛邀请著名企业家校友,讲述其亲身经历,诉说奋斗的真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们每个人都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而书中的一切,都等待着广大学子去细细品读。

4.海纳江河·经院榜样

朋辈榜样的力量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而学生榜样就在身边。他们身份不同,经历各异,却都拥有让人无法忽视的闪光点。他们或心怀理想,奋发图强,在专业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或品学兼优,乐观向上,成为了身边无数人学习的楷模。“开讲”系列讲坛邀请优秀的他们,敞开心扉,悉心分享,成为经院好伙伴。

(二)实施过程

目前,经济学院“开讲”系列讲坛已经成功举办多场,得到了广大同学的积极响应,具体回顾如下:

2014411日,时任校党委副书记的严建华教授为“开讲”系列讲坛作了第一场报告,主题为“树立崇高理想,立志成才报国”。他从人生、理想、信念三个角度入手,引导当代大学生确立思想追求,拓展人生价值,并进一步诠释了求是精神的内涵。他还号召同学们努力奋斗,为实现浙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经世济民之梦贡献力量。

“树立崇高理想,立志成才报国”专题讲座

2014523日,时任经济学院院长的史晋川教授为同学们奉献了一场主题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学术讲座。史教授立足于浙江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现实,以自身经历向同学们阐述了过去二十年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他以严谨但不失风趣的话语,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我国经济改革的背景与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上的巨大成就。

201466日,金都房产总裁吴忠泉先生结合自身经历及金都房产公司的实际为同学们生动、形象地剖析了房地产行业的经营历程、面临问题以及发展前景。轻松幽默的讲述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入思考。他指出,人的一生和企业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无论这个过程是什么样的,都要有对未来的一种规划、信心和理念。

20141012日,经济学院院长黄先海教授为同学们作了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机制及其经济效应”的专场报告。黄院长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们了解了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与开放意识,同时进一步感受经济学的独特魅力。

20141017日,渤海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彭卫民先生带来了题为“新经济,新银行,新思维”的专题讲座。彭先生从中国经济发展大事件入手,深刻地剖析了当前浙江省的经济困局,并创造性地提出了银行业的应对方法。他还通过阐释新常态经济下银行业的发展方向,生动而形象地向同学们展示了运用互联网思维指导当前工作的方式方法。

 

“开讲”系列讲坛中学生与嘉宾互动

20141025日,经济学院名誉院长、著名经济学家王洛林教授莅临“开讲”系列讲坛,为我校师生进行了一场主题为“当前经济形势与展望”的专场报告会。王教授从专业的视角提出了现阶段四个国内外十分关注的问题:世界经济的未来、地缘政治、中等收入陷阱、国家间贫富差距的悬殊等,同时也对学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耐心而细致的解答。

 

“当前经济形势与展望”专题讲座

201558日,副校长罗卫东教授以“经济学与人文情怀”为主题,用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在经济学道路上探索时应关注的重点,鼓励大家从经典著作中感受经济学的人文情怀,更好地动用各类资源去实现人生愿景。

 

“经济学与人文情怀”专题讲座

 

此外,学院团委还会不定期地邀请在实习就业、考研保研、出国交流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与大家进行分享交流,促进学生的互帮互助与共同成长。

◎主要成效

“开讲”系列讲坛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经院学子的广泛关注与热烈响应。它成功搭建了普通学生与知名学者、企业家的交流平台,为学生带来了一种不同于课堂教学的知识汲取与经验收获的良好方式。

从学院层面来看,“开讲”系列讲坛通过整合学院各类资源,打造了一项学院的团学工作品牌,除了在思想弘扬和知识普及上有所贡献外,对于加强学院的文化氛围建设,增强学生对学院的归属感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各类优质讲座的成功开展,本身也成为了对学院形象的正面宣传,与知名教授、企业家的沟通交流,对于学院的校友联系工作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学生层面来看,通过“开讲”系列讲坛,他们能够获取不同于课堂教学的知识体验,能够从更贴近社会实际的角度理解经济学知识与相关理论,从而跳出固有模式,开拓创新思维,感悟经济学情怀;也能够从各位知名学者的身上体会求是精神的内涵,感受理想价值信念的深度;还能够从朋辈榜样的身上汲取力量,强化互帮互助精神,从而形成良好习惯,激发自我潜能。这些主讲人就像盏盏指路明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指引方向。

◎工作经验与思考

“开讲”系列讲坛从策划推出至今,已经成功开展了多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这个过程中,既收获了一些经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开展活动要与学生需求相结合,尽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当代大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在活动参与的选择上也有自己的思考。我们必须了解学生的需求所在,举办真正可以让学生有所收获的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良好的回应与互动。二是开展活动要联系学院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院优势与特色。一方面可以有效整合资源,简化活动的筹备工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在全校范围内树立学院的良好形象,提高学院的知名度。三是设计与组织活动应当具有开阔的视野,做到与时俱进,尤其注重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形势相结合。大学作为思想引领与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必须做到把握形势动态,宣传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才能富有生机。四是要充分发挥和利用校友资源的力量,加强在校生和毕业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学校内所能接触到的资源有限,优秀校友的归来有助于他们确定奋斗方向,树立榜样楷模,通过双方的联系互动,进而得到收获更多社会阅历与实战经验的契机。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 2016 技术支持:创高软件 本日点击数:166 在线人数:4 本日访问人次:155 总访问人次:305187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