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首页 > 工作案例

崇美求真 道法自然 ——生命科学学院自然教育工程

编辑:admin 时间:2016年05月28日 访问次数:1186

崇美求真  道法自然

——生命科学学院自然教育工程

案例背景

生命科学学院自然教育工程结合生态文明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等主题,挖掘教育内涵,探索教育规律,将教育的旨意立足于自然与社会教育的广阔领域;工程大学融入自然教育的理念,以自然为师,通过相关主题学习与实践,以崇美求真、探索自然、关心生活、慎思笃行、乐于成长等大学生内在生命品质之养成为培养目标,以科学精神与伦理情感培养为要旨,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方式,加强学员深度思考与贯彻践履之能力,从而助力大学生于自然与社会中更好地认识自我,敬畏自然,热爱生活,塑造自身健全的人格与体魄。

◎主要做法和实施过程

2015年,生命科学学院首次开展了自然教育工程,时间为一个长学期。第一期核心学员共40人,一些开放性的活动大大拓展了覆盖面,扩大了影响力。

(一)培养目标的确定

“洞察生命之美”自然教育是关于生活的教育,关于生态的教育,关于生命的教育。活动提倡以自然为师,通过相关主题学习与实践,以崇美求真、探索自然、关心生活、慎思笃行、乐于成长等大学生内在生命品质之养成为培养目标,以科学精神与伦理情感培养为要旨,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方式,加强学员深度思考与贯彻践履之能力,从而助力大学生于自然与社会中更好地认识自我,敬畏自然,热爱生活,塑造自身健全的人格与体魄。

(二)项目模块的设计

自然教育项目着眼于大学生完整内在品格的养成,基于教育成长的规律,探索教育的内涵,设计了自然认知、自然艺术、生活新知、社会实践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分别专注于个人品质的一个方面,层层递进,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自然认知:旨在启发人与自然关系之思考。该模块使参与者借助学科视角,考察自然奥秘,认识人类知识与生产发展过程,揭示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规律。根据学科资源和特色,模块开展“植物认知与挂牌”、“生态科普校园行”、“农业遗产知多少”、“转基因的是与非”等主题教育活动。

自然艺术:旨在帮助参与者用美的眼光看待和理解自然风物,了解自然生境的美丽与奥秘,认识生物技术带来的魔术般的变化,通过自己的方式记录与赏析自然之美。模块开展自然风景摄影、生态球琥珀制作、舌尖上的浙大、叶脉书签制作等系列主题活动。

生活新知:旨在培养参与者的伦理情感,通过真与美的探索,滋养出社会人生的浓厚情感与道德责任意识,塑造其对自然、生命、生活的正确态度。模块开展一封家书、“礼”与成人宣言、成长故事、生态文明与廉洁教育等系列主题活动。

社会实践:重点在实践磨练,将求知、审美以及伦理精神贯注于具体事项,使参与者养成公益与奉献之心。促使参与者领悟“知而能行,行而知之,知行一体,一以贯之”的深意。该模块开展了自然博物馆实践、微笑亭公益服务、劳动实践、助老及支教服务等系列活动。

(三)团队组建与活动开展

学院以自然为师,依托学科优势,开展自然认知方面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参与者深化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并培养学生科学思考的能力和知行合一的技能,理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植物认知分为理论讲授和田野调查两个部分,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就紫金港校区和杭州植物园的植物进行认知和分类;生态科普校园行活动的顺利举办,在生态科普知识传播和生态文明宣传两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并带来了正面的影响。

学员赴杭州植物园开展植物认知实践

生态科普校园行开幕式

“知书达理之认识更好的你”讲座和“一封家书”感恩情感教育顺利举办。自然、社会、人生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在联系,两个活动的举办旨在培养学生社会人生的浓厚情感与道德责任意识,对学生塑造对自然、生命、生活的正确态度起了积极作用。开放性的活动也扩大活动的覆盖范围,增强了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社区志愿服务和省自然博物馆志愿讲解活动的开展,将求知、审美以及伦理精神贯注于具体事项,培养学生的公益与奉献之心。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同时锻炼学生知行合一、重在实践的能力。

学院积极开展生活新知模块中的生态文明与廉洁教育、压力管理及心理健康教育、成长报告和作业考评活动。

生态科普与廉洁文化文化广场宣展活动

◎工作经验与思考

“洞察生命之美”自然教育项目是为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目标所做的一次尝试和努力,是在以理论课为主体的整体教学模式下探索以学生参与观察、体验和创造的一种较为新颖的教育模式。该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好评,学生获得的虽然不是系统的知识体系,但得到的是具体的、有用的、富于启发的以及“隐性”的知识和技能,这些是美好而具有乐趣的。从项目的设计到具体实施的效果看,自然教育项目具有继续深化、凝练提升的潜质:

第一,自然教育具有可持续开展、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项目可以借助科学资源优势,从面上组合向精品活动纵深发展,在内在逻辑一致的前提下,挖掘单个项目丰富的可能性,取得更多实践成果。

第二,自然教育富有学科特色。自然教育基于生命科学的广泛领域,从微生物、动植物到生态环境,这些领域具备知识传授和实验观察的基本条件,以上领域的自然教育有利于学员从身边的事物着手培养善于观察、乐于体验的良好兴趣。

第三,项目的可推广性和可迁移性具有优势。核心团队项目和开放性项目相结合的模式,扩大了活动的受益面,起到带动工作的示范作用;模块围绕着项目实施的目标和宗旨所进行的设计和更新增加了不同领域交汇和学科交叉的机会,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这正是自然教育项目可推广性和兼容性的体现,本身反映了作为完整人格教育或者综合素质教育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和逻辑。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 2016 技术支持:创高软件 本日点击数:167 在线人数:2 本日访问人次:138 总访问人次:250674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