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首页 > 榜样力量

生科院鲍坚东——流淌在血液里的感动

编辑:xuanchuanzu 时间:2012年04月18日 访问次数:3918

都说每个男孩都曾流过血,淘气时摔跤磕破了膝盖,爬树时蹭破了手臂,甚至是玩弄小刀时割破了手指。在浙大,有一位大男孩,他也和众多男孩一样在孩提时流过鲜血。如今,他却分外珍惜自己的血液,因为他知道他的鲜血很可能挽救生命。他就是鲍坚东,浙江大学2005级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在浙大就读的九年来,曾多次无偿献血,至2010年,累计献血34200cc,成为全省高校献血状元。
  献血九载 让爱在血液中流淌
    2001年9月,刚刚进入求是园的鲍坚东,在华家池校区第一次接触到了无偿献血。回想起这个“第一次”,鲍坚东坦言,当初看到针头时心里还是有些紧张,可是当他的鲜血成功地流入血袋,为无偿献血出了一份力之后,他突然萌生了成就感。“想到自己的血液能够帮助病患,就会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从此,无偿献血成为了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2006年,在坚持献血五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献血中心得知了可以成分献血。这种通过分离机,分离出所需要的某一种血液成分(如血小板),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输还给献血者的献血形式,周期短至28天,恢复更快,对身体的影响也更小。从那时起,鲍坚东开始成分献血,从最开始血液中心打电话联系他,到后来自己主动前往,他一直坚持着无偿献血。在和血液中心工作人员的交流过程中,他也慢慢了解到浙江省的血液供应时常很紧张,常有病人临时手术急需用血,发布紧急求助,这使他进一步认识到了无偿献血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做好事,献爱心并不难,难的是坚持。“献血是让身体和精神都受益很大的活动,能获得很大的荣誉感和满足感。”鲍坚东说:“几年来,参加献血已经成为我的习惯,目前我已经是血液中心的固定献血者。我把自己看做是一个流动的血库,所以平时非常注意锻炼身体和保持良好饮食生活习惯。这是一份责任。”
  爱心接力 让爱在传递中扩大
    在访谈中,鲍坚东还向记者提到,正是因为他的父亲参加过无偿献血,所以当父亲曾经因手术需要用血时,医院优先供应。当听说献血大于1000cc就可以终身免费用血,5年内家属可以双倍报销血费的消息后,他更加坚定了坚持献血的想法。从那时起,他开始向周围的同学和亲友推广无偿献血。
  几年来,在他的影响与带动下,室友、同窗以及许多原本对无偿献血抱有成见的同学,都有了至少一次无偿献血的记录。这种奉献精神,已经通过他完成了一次爱心的接力,传播到了更多人的心中。他也用自己的努力,为他人树立了一个奉献的榜样。“个人的能量有限,但如同无数条涓涓细流就能够汇成大江大河那样,集体的温度能够温暖所有有需要的人。”在鲍坚东的感召下,走向无偿献血的人会越来越多,在焦急中等待的无助病患会越来越少。
  正如国内许多调查机构的结果显示,近几年国内许多地方出现不同程度的“血荒”,而在应对“血荒”过程中,大学生一直充当献血的主力军。他们年轻、有爱心,不受旧观念影响。例如武汉市2010年上半年共有6.65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其中超过50%为武汉高校学生,献血量达到20.8吨。正是一批批像鲍坚东这样的大学生,用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真诚的爱心默默地为国家的献血事业做出贡献。
    无私奉献 让爱在坚持中延续
    鲍坚东还告诉我们,他至今依旧坚持献血。只要身体健康合格,有机会的话会就会继续坚持下去。他也坦言献血健康有益论和有害论都在社会上热议纷纷,而他仅仅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寻找结果,不在乎别人的看法。鲍坚东表示,大量失血肯定不利于健康。由于人体自身血液的新陈代谢很快,因此一个健康的人在献血后可以很快补充回来。因此不必要在献血后大量补充营养,但是需要补充水分。鲍坚东表示,献血后是心理上的虚弱感大于身体实际的感觉,关键是对献血行为正确认知。
  尽管贡献良多,生性低调的鲍坚东并不愿意居功,在荣誉面前,他不愿意戴上太多的光环。谈及自己,他只是谦虚地表示,自己仅仅是广大无偿献血队伍中最平凡的一员,在真正无私奉献的队伍里,还有许多做好事不留名的前辈更值得我们学习。淡泊的态度,谦虚的作风,善良的人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博士生形象。
  采访最后,鲍坚东呼吁广大求是学子,浙江省内高校大学生,乃至全国高校的同学们都能一起参与到光荣的无偿献血队伍中来,为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献血九载,只因心存善念;风雨无阻,惟愿爱心延续。鲍坚东,一个低调的奉献者,用信念和意志将爱心与感动传递给许许多多人,用行动将希望和阳光播撒到需要的人身上。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 2016 技术支持:创高软件 本日点击数:46 在线人数:3 本日访问人次:42 总访问人次:250482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