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暨“践行核心价值观 青春共筑中国梦”团支部风采大赛决赛于4月30日晚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永谦活动中心举行,活动中师生们通过视频回顾了浙江大学2013-2014年的共青团工作情况。[详细]
856名求是小浪花,服务总人次6564人,服务总时间42060小时,历时10个月,这个过程是付出,是历练,更是成长[详细]
用青春书写感动,用榜样激励人生。“感动同窗”事迹评选活动基于发掘身边的感动,自9月下旬启动,经过广泛发动,层层推选,风采展示、网上投票、评委会审议等环节,从各院系团委、各学生组织申报的100余件感动事迹中最终产生了十大感动事迹。什么是真正的精神,什么是最幸福的感动,那就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让真爱在平凡中滋长。[详细]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个失去双腿的女孩,在不可想象的艰难生命旅途中,怀揣着一颗永不放弃梦想的心,一路坚定,无惧无畏。[详细]
他没有双手,却以六百分的高分考入著名学府。他说,自己是普通人,却在免试读研后提前进入博士阶段。他的论文,在权威报刊上接连发表。他的课题,进入所学领域的最前沿。他只身前往英国,将震撼带到大洋彼岸。[详细]
乐善有恒,真爱无涯。他们潜心公益,十二年如一日;他们为爱而行,坚守四千多个日夜。十二年的大手拉小手,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在校园内外筑起了爱的桥梁,十二年的爱心传承,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为同一片天空下的孩子播撒下了希望。[详细]
从学生到老师,从浙大到昭觉、湄潭,这是浙大求是人的成长故事。十一年的风雨兼程,他们用一双书生的手搭建起一座东西部沟通与帮扶的桥梁,他们是走向西部回馈故土的旗手![详细]
七年,情系三农,一群普普通通的大学生,胸怀天下,关注民生。温总理在给他们的回信中指出“对大学生来说,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了解农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课。”[详细]
这是一组由08级学生廖宇晗拍摄的照片,展示了我校各条服务岗位上兢兢业业战斗着的青年教职工,他透过灵动的镜头为我们定格了永恒的瞬间,让我们知道了在我们的校园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用自己的青春践行着一种责任,也激励着更多的人能奉献自己的青春,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详细]
摄影、视频制作:廖宇晗(08级计算机学院)[详细]
2010年,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以“践行求是精神,青春报效祖国”为主题,结合学校“创先争优”工作的整体部署,组织全校八千余名同学参与,扎根基层、深入乡村,不断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全面拓展实践载体、创新实践形式,进一步增强了实践育人效果,谱写了一曲求是精神新篇章。11月22日晚,2010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在紫金港蒙民伟楼隆重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