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十佳青年岗位能手

时间都是你们的

——记数学系张挺老师

[人物名片] 张挺,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中共党员,求是数学科学班班主任,曾入选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获2011年度“浙江大学叶萍教奖金”、浙江大学2010-2011学年“优秀班主任”等称号。

偏微分的国度,方程的迷宫,他埋首于充满未知和挑战的世界,不断探索;三尺的讲台,两寸的粉笔,他坚守在这亩土地上辛勤耕耘,栉风沐雨。他就是浙江大学2013年度十佳青年岗位能手数学系张挺教授。

思考是漫长的路途,旅程是思想的沃土

张挺教授从事数学科研许多年,从最开始由导师方道元教授领入数学殿堂至今,有过收获,也有过失落。张教授说,科研中的瓶颈期很常见,“我们都会经历一段困难的时期,比如有些问题我现在都还做不出来。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不要放弃思考才是关键。”每当遇到棘手问题,他就会去请教别人,或者是多去参加一些会议,“多跑跑,听一下别人的想法。有时候虽然不是一个方向的,他讲A,我讨论B,但是只要是想法就会有启发性,不同的问题也有共通的地方。”

“在大学当老师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借助出差去外面多走走,实际上有时候你在一个地方待得久了思想会封固。” 张教授认为,人坐在火车上可以想到很多想不到的事情,“跑”出去既可以在旅途中想到许多有用的东西,也能去吸收不同的知识与思想。“以前跟林院士聊的时候,林院士说他有一段时间在普林斯顿跟纽约之间坐火车,那段时间想了很多大问题,他说坐火车上想问题是最好的。”他如是回忆。

教学与科研相辅,让学生学会自主

许多大学的教授将大部分时间放在科研而不是教学上。当被问到教学是否会给科研带来负面影响的时,张教授毫不犹豫地否认了。他说:“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实际上数学的基础课是大部分研究的基础。虽然是基本课程,但是你不停地讲,每一年都会有一个新的感觉在那里。有些东西就是‘灯下黑’,看不清楚却就在你眼前。”

英国教育家洛克有言,“最好的一种教学,便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这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作为一个有七年从教经验的老师,张教授在教学方面也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上课很少讲课本上的东西,而是让同学自己分析例子,自己发现问题。教学的重点在逻辑理论的证明,而不是一个定量的计算。所以张教授更愿意自己去搜集许多的教材、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为学生讲一些课本之外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与科学素养。“如果你只是上课花一点时间,而平时不作努力,课程还是有可能跟不上的。”所以张教授仍是希望学生们能够学会自主学习。

去耕耘去劳作,要有一个目标为之奋斗

在七年的从教经历中,张教授当过新生之友,更是第一届求是数学科学班的班主任。从2010年带求是班至今,他一直兢兢业业,努力做好学生、家长、学校、教师等多方面的沟通。“作为求是班的班主任,就该心系着学生的未来。”张教授这样说道。

作为新生之友,张教授充分利用了学校构建的这个平台与新生进行交流,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在其课业、生活和选专业等方面尽自己最大努力提供帮助。

除此之外,张教授还在指导学生的SRTP项目,比如祝平川等同学的《关于可压缩粘弹性流体力学方程组破裂解的讨论》,方星悦等同学的《关于二维磁流体方程的研究》。张教授讲:“我给他们一些文章让他们读一读,看一看,指导他们怎么阅读这个文章,让他们做一些小的问题,模仿着去证明一下。不一定能做出东西来,但是尽量让他们有所收获。也会给他们提一些问题与意见,但是具体要他们自己算。我提的问题都是人家没做过的,希望能给他们提供一个方向。”

张教授平易近人的形象牢牢地树立在了学生们的心目当中,大家有问题都会来找张教授帮忙,而张教授也不辞辛劳,一一指点,循循善诱。他希望同学们能有一个目标,然后不断前进,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正值青春、活力无限的年纪。

最后,他送给同学们一句话:时间都是你们的,要想获得百分之一的收获,你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采访后记】

初见张教授时,他就热情地伸出手来要与我们握手,但又因自己满手的粉笔灰便不好意思地收了回去。接触时间虽短,张教授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平易近人的性格却让我们不禁深深为之动容——采访在中午进行,张教授刚上完课还没来得及吃午饭。采访完后又有两个学生就SRTP项目问题与他进行交流,于是他就在教师休息室啃了几个包子草草解决了午饭……如果你看到那个场景,相信你也会和我们一样充满敬畏,饱含热泪。

作者:孟依依、宋建勋、吴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