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十佳青年岗位能手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记建工学院吕朝锋老师
[人物名片] 吕朝锋,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曾获“浙江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后”、“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等荣誉称号,并在2013年度成功斩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重要奖项。
自1997年考入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吕朝锋教授已在浙江大学学习和工作长达17年,是典型的“四浙团”。在浙大学习和工作的这段时间里,吕老师一直本着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遵循“求是创新”的浙大校训,秉着“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积极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获得了同事及学生们的一致认可。
脚踏实地的科研人
“对于工作,我最初并没想到自己会做大学老师,也和别人一样毕业后去找工作、考研。后来在办公室跟导师做科研、做课题,便慢慢地认识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于是开始朝着这个目标一步一步努力,最后水到渠成般成为了一名教师。”谈到自己在浙大求学、工作的缘由,吕老师开心地笑了,“在浙大学习已然是一种幸福,能成为浙大的教师便算是福上加福了。”
放弃是一种抉择,更是一种魄力——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放弃企业高薪而去追寻人生梦想的,但是吕老师却做到了。他“随心而动”、用心追求,他携梦想踏上征程,去追寻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对于自己的工作,吕老师认为:“在企业中的收入显然比在学校做老师的收入要高,但这要看你追求什么,我是真的喜欢这种做高校老师的自由感觉,包括工作时间,学术氛围等”
在谈及科研工作时,吕老师表示:“做科研工作很辛苦、压力也很大,但是只要你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你就能真正享受自己的工作过程。”正是凭着这种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吕老师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个人H指数15。同时,他成功组织、协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国际学术大会分会场多次,并多次受邀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
为学生考虑的好班主任
吕老师也曾去美国和香港交流、学习,现任两个本科生班的班主任的他愈发真切地感受到了国内外教育理念的差别。“很多学生将进入大学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考上大学后便以为目标似乎已经实现,今后的人生也有保障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读大学只不过是一个学习过程,是需要去经历的一个人生过程,而绝不是人生学习的终点。”吕老师总是不断鼓励自己的学生,“拿一个文聘并不是最重要的,自己能在大学期间学到些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他喜欢与学生聊天、谈心,他喜欢激励他们、鼓舞他们——他喜欢这种给学生带来正能量的感觉。每当有学生对未来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事情时,他总是这样告诉他们:“当你迷茫时,当你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时,你就去学习。到了你要去进行人生选择时,你会发现,你所学到的知识会让你的选择范围更广。”
国际期刊的副主编
目前,吕老师担任国际期刊《Nano Communications》的副主编。虽然以前从未做过类似的事情,但吕老师表示自己一直在尽心尽力做到最好:“这既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比如,说服别人投稿、找专家审稿都是一种与人沟通学习的过程,“在此期间,你可以认识很多新的朋友,同时你也要想办法去宣传、去鼓励大家投稿。”对吕老师而言,这项工作给了自己一种全新体验——从最开始的不甚顺畅到如今的得心应手,他从中学到的东西,都在更好地促进自己各项工作的开展。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不追逐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诱惑,也充满了太多渴求。头衔是一种荣誉,是一种让很多人都趋之若鹜的“人生战利品”,它像是天使头上的光环,显示着一种不可言喻的神奇与魔力,令人心之神往。就此现象,吕老师表示:“受恩师影响,我一直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面对如此多的诱惑,若是想要去发展、去前进,你还是要认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只有抛开金钱名利的诱惑而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你才会幸福,你才会快乐。”
【采访后记】
很多人都在追求所谓的自由,但是真正感到自由的人却少之又少。吕朝锋教授对金钱和名利的洒脱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仰,更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虽然是第一次见到吕教授,但他的和蔼亲切却实实在在地化解了我们初次见面的丝丝尴尬。一番短暂交流之后,他的人格魅力就已经使我深深折服,他的博闻广见让我感到无比钦佩。
作者:曹煜